经过近三年几轮股债反馈引起的净值下挫,投资者对净值型理财的概念是有意识的—— 至少对“理财不保本”这个朴素的道理,是更能接受了的。虽然投资者对风险属性的认知在加深,但对风险的偏好却没有上升。“存款定期化”就是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防御性心理的产物。
私募股权投资中,投资者作为出资方往往不会参与公司的实际运营,因此产生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优先购买权是指在投资人事先同意的前提下,如果公司的创始人或其他普通股股东拟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投资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受让全部或部分拟出售股权的权利。
优先股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在国外资本市场早已存在,那么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存不存在呢?其实优先股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也是存在的,只不过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且适用对象是特定的,目前仅限于证监会规定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优先股的发行人限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
编者按:为推进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从源头把脉上市公司质量,倡导价值投资,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财经证券委员会、南方财经投教基地主办,联合国内11家主流广播频率,共同推出《一分钟读懂上市公司报告》系列短音频栏目,以读懂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和招股说明书为重点,共同传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知识。
证券时报记者 刘筱攸近几年,经历了多轮股债杀跌,投资者对净值型理财产品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理财不保本”的理念也日渐深入人心。受此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一度难以上升,叠加低利率环境,“存款定期化”便成为了投资者防御性心理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