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提出价值(利人)判断三表法,即三表或三法。三表法为“本之,原之,用之”,是关于判定言论是非和立言行事的三条标准。在《非命》诸篇都有论述,其中最完备的论述源自《非命》上篇:子墨子言曰:必立仪。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
清末状元的考卷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会试试题第一场(史论5篇)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翻译:周唐指的是周朝和唐朝。外重内轻——周朝实行诸侯分封制,最后造成诸侯做大,周天子靠边站。唐朝则实行藩镇制,导致藩镇做大,形成事实上的藩镇割据。
作者: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戴震(1724—1777年)是乾嘉时期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也是该时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思想成熟时期的戴震哲学以“道论”为其形上学,以古典的语言学和古代经学的知识考据为其哲学思考的方法。
来源:【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古代先贤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司马光、朱熹等,皆是发奋读书的典范。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都与古人勤学苦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