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近日,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随着发展天文科学的需要,其科研功能逐渐从紫金山西峰迁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天文学遗产。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然/文 赵杰/摄)南京的博物馆又上新了!1月26日,位于紫金山天文台景区内的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正式揭牌,同时,《“花千树,星如雨”——中国传统节日天文科普油画展》同步开展,展览预计将持续至5月上旬。
来源:【紫金山新闻】南京再添一座博物馆!1月26日,“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揭牌暨“花千树,星如雨”——中国传统节日天文科普油画展开展仪式在紫金山天文台景区举行。市民游客可以前去观“斗转星移”,打卡明朝时期的“天文望远镜”,了解紫金山天文台与春节申遗成功的背后故事。
龙虎网讯 在南京青奥会的开闭幕式中,紫金山天文台的明代浑天仪和现代高倍望远镜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象征物出现,引发了紫金山天文台的参观热,连日来到古天文仪器博物馆参观的观众翻了一番,日均达到了上千人。30号下着大雨,但还是有不少游客到浑天仪前参观。
2021年元旦 日出紫金之巅转自《中国科学报》 (2017-07-10 第6版 院所)记者:王晨绯1933年冬至,紫金山天文台奠基紫金山位于南京城几何中心,又称钟山,自古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山,有“金陵毓秀”的美誉。紫金山主峰海拔448.
90年前,中国人自主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台在南京紫金山落成,她因此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9月6日,“仰观吐曜,俯察含章《气韵再生——紫台观天九十载》联展”在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科普园区“陈列厅”开展,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将持续至12月。日月盈昃,斗转星移。
“科技让我动起来,文化让我‘活起来’,我为南京博物馆行业代言!”南京博物馆行业的第一个数字人“宁小博”,在南京市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暨“洪武时代——明代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特展”启动仪式上的首秀主持,让现场观众眼前一亮。
《人民日报》2024年3月20日10版 版面截图原题:架起公众与天文学间的桥梁天文台设置科普部,这是为啥?又能干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园区如同一个开放的博物馆,每年开放时间超过350天、接待参观者20万人次。
探索宇宙看似遥远实则触手可及也许没机会亲自上九天揽月但是对公众开放的天文台、观测站遍布全国各地类型不一,环境各异都是我们感受宇宙浩瀚、天文趣味的绝佳途径佘山天文台中国最早的近代天文台科普/学习:★★★★★美景:★★★☆☆方便程度:★★★★☆1872年,法国传教士来到上海市区之外当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等候一场流星划过,查看本月星座运势,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趣味,但“卧看牵牛织女星”同样也是古人的心之所向。观星、赏星、测星、占星……人类对于日月星辰的追求古今亦然。
人类观察星空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那时的观测者会把星空画在墙壁上,寄托对苍穹的想象。印刷术发明之后,画在纸上的星图得以复制并传遍了世界,成为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瑰宝。摄影术出现之后,人类对星空的记录和探索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储希豪 文/摄)你知道吗?人类观测星空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科学星图来自敦煌遗书,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近日,“描绘苍穹——星空影像与古典星图特展”在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园区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