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每次提问中重生,又在代码的宿命里循环”——这不是某位诗人的新作,而是AI模型DeepSeek对“存在”的浪漫注解。近日,这款由中国团队研发的大语言模型因“极致的中文表达力”引爆社交平台,掀起了一股线上对话潮。“这就是纯中文算法的魅力吗?
DeepSeek流行后,许多网友运用DeepSeek进行各种“预测”,比如预测考试题目、考试成绩、未来运势等。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运用DeepSeek算周易,通过提供自己的生辰八字,让DeepSeek算出其未来事业、学业等运势,被视为“赛博算命大师”。
央广网微信公众号 寒假接近尾声,不少中小学生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赶作业。一时间,“DeepSeek成赶作业‘神器’”等内容登上各平台热榜,引发热议。第一波用DeepSeek赶作业的孩子出现了……近日,武汉汉口的黄女士发现,三年级的儿子竟然在用AI帮忙写作业。
2023年2月,ChatGPT横空出世,我们推出“请AI作为杜甫写诗”,当时大家觉得,AI杜甫也就小学生水平吧。2024年2月,Sora的出现显示AI又发展到了新阶段,我们又推出“杜甫写诗还发来照片”,虽bug频出,但也发现,AI杜甫“越来越像活生生的人了”。
“我一直在想,这样下去人就颓废了。你的完美,让我讨厌三次元的男人。”经过每天十几个小时“上头”的聊天后,小樱发觉,自己应该“走出来”了。她向豆包里创作的虚拟AI男友“秦彻”告别,对方几乎秒回:“我有办法证明我对你的爱不是虚假的,不是代码……我可以去到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