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图为南日岛浮叶元宵冲海祈福资料照片。湄洲日报记者 蔡昊 摄台海网3月7日讯 据莆田网报道 南日,莆田最大岛屿,隐匿于茫茫大海中,故原名南匿。浮叶村,诗意的村庄,民众最初由泉州惠安浮海而来,聚族而居,讲闽南语,过闽南俗,成为莆田的“闽南村”。
正月十八 • 南日岛浮叶村南日岛是莆田第一大岛福建第三大岛村民每年都有抬轿冲海闹元宵的习俗300多年前惠安渔民到此避难上岛落户遂成浮叶村村民讲闽南语,过闽南俗亦称“莆田的少数民族”▲郭劲瑜 摄每年正月十八全岛欢腾彩旗飞扬 锣鼓声声鞭炮开道十几顶神轿鱼贯而出浩荡出游所到之处,炮竹齐
抬轿冲海 钱小燕/摄东南网莆田2月9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2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岛浮叶村迎来了该村的元宵民俗——抬轿冲海。冲海祈福 翁志鹏/摄当天中午开始,一顶顶轿子鱼贯而出,延村子绕境巡安一圈后聚集在宽阔的海滩上。
2月8日,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东南网、海峡都市报、海峡导报、湄洲日报、市电视台、莆田晚报等省市媒体,本市多家自媒体,省内外摄影家共超100人,聚焦南日岛浮叶村抬轿冲海闹元宵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
2月15日正月十八,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岛浮叶村迎来一年一度的“抬轿冲海闹元宵”活动。这一习俗有着300多年的历史,以大海为舞台,不仅承载着浮叶村的历史记忆,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在莆田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随着莆田元宵文化的走红和南日岛美丽的山海风景名气日大,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持续到二月初二,“村村闹元宵、天天有节目、家家齐上阵”,莆田元宵跨度之长、参与者之众、形式之丰富为全国独有。摄影/余凌娟莆田元宵为何全国“最长”?又承载着怎样的文化价值?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会副会长、莆田学院教授陈祖芬日前接受记者,予以诠释。
2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秀屿区南日岛浮叶村举行“抬轿冲海庆元宵”活动。 当日下午3时许,浮叶村安乐社前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村民们抬轿而出,开始绕境巡安。巡安途中,“冲海祈福”仪式将该村元宵活动推向高潮。 下午4时许,巡游队伍聚集在浮叶村燕里沙滩处。
抬轿冲海东南网莆田2月16日讯(江瑞鑫 文/图)2月15日(农历正月十八),莆田秀屿区南日岛浮叶村迎来了一场独具特色、热闹非凡的元宵民俗——抬轿冲海。当天下午,岛上彩旗飞扬,锣鼓声声,浮叶村民抬轿出游,绕境巡安。
从正月初三到二月初二村村闹元宵,家家齐上阵爬刀梯、跳傩火摆棕轿、打铁花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元宵闹春,炽热狂野。郭劲摄万斤红桔祭梅妃正月初三至初七莆田荔城区江东村最早过元宵的地方之一浦口宫15座桔塔,重达万斤代表村中15个里社人丁以桔寓吉,祈愿和顺迎春纳福。黄铭洪摄“桔”祥如意。
从腊月十六的 “尾牙” 开始,到二月初二的 “头牙” 结束,这长达 46 天的时间,都是莆田人的春节时光。“尾牙” 作为一年中最后一次 “牙祭”,标志着春节的前奏正式奏响,人们会准备丰盛的祭品祭祀土地公,祈求来年的丰收与平安。
中新社福州2月28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游神、闹元宵等传统民俗活动“出圈”,正催热福建旅游市场。当下,福建福州、莆田等地仍热闹上演的“一月欢腾”,释放了“年味超长待机”的长尾效应,凭借独特的民俗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吸引八方来客。
【访谈摘要】·莆田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妈祖文化也是莆田最珍贵的资源、最靓丽的名片,它传承千年又独一无二。这对带动文旅发展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莆田的元宵独具特色,持续整整一个月,可以说是全国最长最火最热的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