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荐语听到别人说重话就会忍不住委屈掉泪,感觉自己就是“泪失禁体质”,难过时眼泪怎么也止不住。不仅如此,在生活中还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就是吃苦太少了才会这么脆弱!”而事实上,这类声音否认了我们情绪的正当性,这种否认,也并不利于我们正确面对情绪。
明明不是一件值得哭的事情,自己也没有很委屈,但是只要嗓门一搞,声音就会慢慢变成哭腔,眼泪也会控制不住的流下来,心理学家表示,一般有这种情况,大多是些思维敏捷,心思细腻且想象力丰富的人,只是缺乏安全感,比较悲观,因此容易患上这种体质。
在心理健康课上,我们可以这样阐述哭泣的益处:1. Crying can provide an emotional release, allowing individuals to let go of stress and tension.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生气吵架就哭,或者情绪稍微有点波动,眼泪就不受控制地流出来了?人会流眼泪,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基础性眼泪,每天我们的眼睛都会产生 150-300 毫升眼泪,就像给眼睛涂了层保护漆,让角膜不会太干。
近日,“强忍泪水等于慢性自杀”的话题在微博上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和讨论。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吴锦丹看来,“强忍眼泪”与“慢性自杀”直接画等号有些夸张,但是从科学的医学理论来讲,经常忍住不哭确实会导致压抑的情绪迟迟不能释放。
经常看到有人在网上分享,自己情绪稍微一有波动,不管是该哭的,还是不该哭的,眼泪都会流出来。并且还常常自我怀疑:哭点这么低,还这么频繁,我怎么办?别人都不哭,就我哭了,我是不是太矫情了?哭是哭了,可实际上情绪波动并不大,我是不是有病?其实,这就是传说中的“泪失禁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