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生之年对我们这代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我们的启蒙老师,60~70年代的人,上大学的就是凤毛麟角,上学时就是搞什么游行,批判这个打倒那个,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习也无暇顾及,那时小孩多,上几年学能认几个字就好了,上学多了家里也供不起,还不如早点回来挣公分,所以那时,好多小孩压根家里就不让上学,我们的启蒙老师就一家一家的走,与家长谈心,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我记得有一次老师为一个学生能上学,家长提出要小孩打够猪草就行,然后我们全班劳动课到地里去挑猪草,帮助完成学生没有完成的任务,可想而知当时老师为学生学习文化有多用心,他是我们这里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这一帮出身人数最多人的启蒙老师,有好多是老师软磨硬泡来上学的,到现在我们有时在一起时还会聊到老师当时的模样,
在29名“七一勋章”的获得者中,有一位教育工作者,她的名字叫张桂梅,被孩子们亲切的称为“张妈妈”,她的故事让人动容、催人泪下,尤其是她因长时间工作和恶劣的工作环境而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仪式现场可以看到她的手上贴了许多止疼的药贴。
很多年轻人对民办教师基本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对于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来说,他们的启蒙老师大部分都是民办教师,由于当时的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各种资源相当短缺,农村的教育状况更是不乐观,除了基础设施简陋,大部分村小的师资力量更是零起步,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上学读书问题,村里就把为数不多的上过初高中的人集中起来,不让他们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而是到学校教孩子们识字、算术,这就是民办教师最初的状态。
↑海归硕士求职家政阿姨,引发热议 网络截图。年轻,拥有高学历,却求职做“家政阿姨”?记者调查发现,确有家政公司推出了“高学历家政”服务,不过,真正拥有高学历,同时从事“保姆式”家政工作的“阿姨”并不多。
四十多年前一个秋日的下午,我和姐姐正往家里抬盖房子的椽,表妹突然到来,她笑嘻嘻地说自己报名上学了。靠校门口是一排简易房子,房子前是一小块一小块的田地,一排排向日葵低着沉甸甸的头站在田埂边,田地里是蔬菜、花草,也有我不认识的作物,长势茂盛,繁华葱郁,明显和广阔大田地里司空见惯的那些作物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