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又添新鸟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尾水鸲落户红尾水鸲是鸫科水鸲属的小型鸟类。活动于山泉溪涧中或山区溪流、河谷、平原河川岸边的岩石间、溪流附近的建筑物四周或池塘堤岸间。它是一种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声音单调清脆。红尾水鸲雄鸟通体暗蓝灰色,两翅黑褐色,尾红色。
12月14日,在共青团贵阳市委“青春建功强省会”——贵阳市“青清河”“小林长”志愿服务行动项目的支持下,由黔仁生态、贵州省鸟类学会、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联合组织的小车河鸟类调查活动举行,共记录鸟类42种。此次活动是贵阳乐水行163期特别活动。
来源:【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邯郸, 处处闻啼鸟“五一”假期,跟着“赏鸟地图”去访“友”最美人间四月天,鸟语花香正当时。得益于日益向好的生态环境,我市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鸟类在我市多处栖息、繁衍,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随着天气回暖,鸟类活动也日益频繁。
在滨江公园拍摄的黑翅长脚鹬 舒仁庆 摄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12日电 (舒仁庆)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近日发布信息,2月至4月,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宜昌公园观鸟活动,已累计观测鸟类14目37科103种1079只,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有生态、科学、社会价值野生动物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动物选择在安徽祁门栖息生存。10月16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祁门县获悉,摄影爱好者在祁门县阊江流域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麂和鸟儿一起悠闲嬉戏、觅食。据悉,阊江河是祁门县母亲河。
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也是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宜昌已成为许多鸟类的越冬栖息地。每年的4月1日-7日是湖北省法定的“爱鸟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完善保护体系,护佑候鸟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