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正风AI for Science是指人工智能(AI)赋能科学研究,目的是依托AI技术的进步提升科研能力、促进科学发展。AI对人类认知行为的技术性替代不断加强,从肢体感官上升到大脑,进而渗透到人类认知行为的不同环节。
9月7日下午,2024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拉开帷幕。开幕式后的主论坛上,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白蕊在青年特别讲席上分享了自己所从事的RNA剪接研究工作。白蕊在主论坛演讲中。 主办方供图1992年出生的白蕊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师从施一公教授。
编者按:给予高校大学生正确的职业指引,湘江新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新区范围内各行各业选拔有代表性的职场人士拍摄“湘江新力量”人物宣传片,通过讲述关于职场成长、奋斗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青年人才将个人成长和理想,融入产业和国家发展大局,传递职场正能量,促进高校
1月16日,在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上,广东省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余刚就如何发挥广大科研人才作用,与港澳高校、科研机构深化合作形成合力提出建议。
当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发布其最新模型时,全球为之震动,而美国却陷入了焦虑与恐慌。美国从打压华为到封杀TikTok,如今又对DeepSeek挥舞大棒,这种无端的指责和封杀,是对中国科研实力的严重低估,是对全球科技合作的极大破坏!
来源:人民日报安徽合肥滨湖科学城里,人们脚步匆忙。不到早上8点,王灿就来到位于合肥西郊科学岛的办公室。王灿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电源系统的负责人。去年9月22日,他与同事成功设计输出32.3兆瓦电源功率,助力我国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产生了42.
原标题:我科研人员研发制冷新方案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李炜研究员团队研制出一种角度非对称光谱选择性热发射器(AS发射器)。AS发射器不仅具备高效反射太阳光的能力,而且能够巧妙地减少吸收来自大气和高温地面的热辐射,从而实现低于环境温度的制冷效果。
“身高”不同的十多个冬小麦植株像孩子一样“排排坐”——株高1米多的“北京8号”“北京10号”,株高约1米的“丰抗8号”,株高80厘米左右的“中麦578”……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见到中心主任、研究员何中虎时,这位脸上总挂着笑的“60后”先带记者去见了这些他眼中的“孩子
原标题:一位科研人员的科幻电影梦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科幻电影《未来星球》有了新进展,不久后将会正式开始拍摄。”日前,记者接到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武的电话。距离第一次听张文武提起他的科幻电影,已经过去了5年。
【人物档案】刘宗健,中国石化扬子石化研究院有机所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在扬子石化从事科研工作的十多年中,始终坚持面向国际石油化工技术的发展、面向公司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技术进步作出贡献。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科研人员以其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不仅是国家发展进步的体现,更是无数科研工作者辛勤付出的结果。他们用智慧和创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永远不应该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