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人关注我有木有日更,可是出于我强烈的责任心,我还是要坦白,我昨天断更了哈哈哈。小呆有话说:为什么去吃火锅的时候有小肥牛,小肥羊,就是没有小肥猪呢?——因为小肥猪都围在桌子边吃小肥牛和小肥羊。1.进可攻退可守的表白文案第一弹(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表白失败了呢~)2.
很好奇老子这类人是不是真的看到了什么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而这类东西又过于玄妙,无法用语言述说,最精准的语言也只能触及其边缘万分之一,所以后人读他们的思想时才会觉得玄之又玄或者只能在自己了解的世界里找寻其存在的踪迹,还是说这类人就是哲学家,有着完美且深奥的哲学体系,他们所说的一切都是在阐述这一套哲学体系?
2.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今年是我接触《道德经》的第三十年,有机会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纪录片《中国智慧·老子篇》拍摄,似乎也暗示我在《道德经》上的努力走向“而立”,这让我兴奋。同时,我又是旁观者,站在纪录片之外,好奇地看着不同背景下的各种与老子之“道”相关的故事。
回家的路上刷到一篇《2021年,老子在国外火了》的文章,阅读量是十几万,回家再看,已经到了45万。从16世纪开始,西方人就把《道德经》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据《老学典籍考:二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总目》统计:总目涉及73种语言,1576种译本,这是经典翻译的高峰。
【导读】大年初六,讲堂悦读书摘呼应第一天世界思想家、科学家对老子的认知,分享老子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以此有始有终恭祝听友诸事顺遂,在龙年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智慧养分,并推荐央视九套日前播出的纪录片《中国智慧·老子篇》。
余秋雨给北大学生讲授《中国文化课》,自信爆棚地说,老子是让中国文化获得世界身份的第一代表。一九九九年初秋,黄叶遍地,梧桐滴雨,余秋雨特意来到希腊雅典,访问了一位专门研究东方哲学的女士。她深入研究了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和《易经》,最后得出结论,老子是最符合国际标准的顶级哲学家。
其实想问两个问题:1.你心中生前的老子是怎样的?2.你心中身后的老子是怎样的?(你认为老子给中国人留下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你认为他当时写下道德经的时候希望这部书起到什么作用,结果如何)我问题问得有点长,大家只答一个或是一部分也非常感谢。
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道德经》留传后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历久弥新。其文受到历代各阶层人士及外国著名人物的推崇和信赖。其人形象,因当时没有写真绘画作品流传,后世想象创作出诸多老子形象,下列诸图中,哪一幅是您理想中的老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