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3日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奠基者、表现主义文学先驱——弗朗茨·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卡夫卡生前寂寂无名,死后因幽邃犀利、荒谬洞彻的创作风格在世界文坛斩获巨大声誉,被荒诞派等众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奉为鼻祖。
清晨,街道干净而空旷,我走向火车站。我把手表与塔楼的时钟比对了一下,发现时间比想象的晚了很多,我必须抓紧了。这一惊讶的发现让我感到不安,对于这座城市我还不是很熟悉,幸好附近有个警察,我向他跑去,气喘吁吁地问路。他微笑着说:“你想从我这里知道路怎么走吗?
“所有其他的我写的文字(包括杂志出版的、手稿中的或者信件)只要能够找到……都无例外”,1922年11月29日卡夫卡嘱咐好友马克思·布罗德(Max Brod)烧毁其全部的手稿。众所周知,布罗德并没有执行这份“遗嘱”,而是选择公开发表包括“遗嘱”在内的卡夫卡作品。
嗨,我是小蹦儿,进入2025,开启了自律人生。我每天做的事不多,主要以人类图为基础语言,经营第五路标及第五路标生活空间,协助生命发展,活出真实自我,我还每天静坐、运动,码字,经营自媒体,却能将一天过成两天的体感。唯一的诀窍,就是一个高效公式:高效成事=节奏× 效率 × 优先级。
时间:6月1日10:30-12:00。6月1日上午,我们特别邀请了儿童文学作家刘滢,《十月少年文学》副主编冷林蔚,摄影师、艺术家隋晓龙,儿童文学作家、《十月少年文学》编辑石帆,做客SKP-S,浅谈家长如何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美育方面的引导,同时围绕“龙舟”主题指导孩子进行绘画创作。
“如果从1924年布洛德在《世界舞台》周刊首次公开卡夫卡的‘焚稿遗嘱’算起,那今年也是卡夫卡学术百年”,这是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赵山奎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的一种观点。“卡夫卡学术”并不比卡夫卡的文字本身争议更少。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秀丽2024年6月3日,是奥地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在这一个世纪里,卡夫卡从最初少有人知的业余作家逐渐成为各国读者所熟悉的经典作家,被奉为现代主义文学之父、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作家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确立了自己的坐标。
北京|假如卡夫卡在中关村——“变形的人:卡夫卡精选集”阅读分享会时间:7月13日(周六)13:00-15:00地点: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53号郎园Station(北京纺织仓库南门)D3-1座单向空间嘉宾:邱华栋(作家、评论家)、苗炜(作家)、文珍(作家)今天,弗朗茨·卡夫卡被人们
新周刊 新周刊新年献词2024年像过隙的白驹,快得让人难免恍惚;也是缓慢闭合的年轮,终于画上了句号。让我们暂且停下脚步,拍拍身上的风尘,为自己又完成一段时间的旅程而庆祝。重新整理行囊,我们在过去的岁月中带着什么,来到了2025年的第一天?
《黑神话》上线时在国内外社交平台的讨论热潮历历在目,它承载了中国游戏文化走出去的希望。而作为国产第一款“3A”制作,文化背后的技术,则成为驱动这种希望最根本的保证。最新的技术永远不会缺席新闻的头条,人们也习惯于用技术的发展来作为衡量进步最重要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