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0月20日电 题:燕山深处,邂逅诗意与乡愁新华社记者齐雷杰“花半山,草半山,白云半山羊半山,挤得鸟儿飞上天……”深秋时节,天气转凉,诗上庄村依然不时有游客慕名前来。在村口刻着各类诗词的“诗墙”前,小朋友们指着一首首诗词,大声朗诵,浓浓诗意扑面而来。
惠东县的田坑古城已有300多年历史。龙门县龙华镇水坑村有700多年历史,文笔塔巍然屹立在稻田边。游客在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的大夫第门前留影。旭日村是博罗县首个广东省古村落。图为村民在表演龙华大鼓。大亚湾开发区妈庙村保留的十多栋碉楼,与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同属一宗。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一人一鹅从龙宫村龙溪上的石板桥上走过。在“龙宫·二月二”民俗文化节活动中,舞龙队员高举着一条绚烂多彩的游龙,穿过潺潺的龙溪。在宁波市“天然舞台”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中,龙宫村村民在观看戏曲表演。龙宫村一角,石道窄巷仿佛诉说着沧桑变迁。
楼家塔村及周边村落。“楼塔细十番”是楼塔镇民间乐曲,曲调高雅、清丽,使用乐器达二十多种,吹拉弹打齐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当地民乐团在楼家塔村演奏“楼塔细十番”。过 去改造前的楼家塔村清燕园。现 在改造后的楼家塔村清燕园。过 去改造前的楼家塔村游客服务中心。
11月10日,滇池东岸的杜曲村,安静祥和。走进村庄,便走进了画家李昆武的“滇池风情画”。他把滇池的美调成水墨,在杜曲村的墙上勾勒出一幅幅饱含乡愁味的漫画。与杜曲村毗邻的石城村,是另一个幽静的所在。走进石城村,仿佛踏入一幅细腻的工笔画卷。
本报记者 吴雪聪水车镇正龙古村拥有上百座干栏式板屋,素墙青瓦,别具风韵。正龙古村2015年获批“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图为正龙古村入村口牌匾。 本报记者 吴雪聪摄紫鹊界梯田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山麓间,时常有云雾缭绕,宛若仙境。图为紫鹊界梯田春季的美景。
【来源:湖南日报】曹晓彤为续写乡愁,追溯故乡,探寻村落,湖南人民出版社策划并出版了《乡愁里的古村落》丛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星罗棋布在湖湘大地上的传统村落,丛书兼具学术价值和通俗传播的内涵。文化意义上的古村落,是探寻中华文化时绕不开的坐标。
保留历史遗存丰厚的村落--婺源县篁村(黄衍春摄)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王纪洪、黄衍春 全媒体记者郑周贇报道:“青砖黛瓦马头墙,石阶深巷大宅院”的古村落,既是传承千年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人们“望山见水、记住乡愁”的心灵寄托。
来源:经济日报龙凤村隐于荆山南麓、沮水之滨。驾车沿着乡路来到湖北省远安县,经过山路十八弯后,便到达了这个秀美古村落。翘角飞檐、土墙青瓦,曲径通幽处,20余座被保留下来的明清时期四合院式老房子侧立于古朴的石板路旁,与周围的银杏、楠木等古树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