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中记载:“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康熙字典》中是引用了《尔雅释言》和《书周官》,均其义为“无私也”。天下为公”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礼运》,乃孔子的世间大同景象,全句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上贤与能,讲信修睦。”
编者按: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推出系列微视频《成语里的中国——二十大报告经典成语解读》,旨在引导广大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光明论坛·温故】作者:杨朝明(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编者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
外交部网站发布了王毅部长的新致辞,开篇便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百年变局、中美对抗,以及中国努力变革全球治理、构建全球新秩序的大背景下,外交工作不仅已经成为中美冲突的第一线,而且成为最能体现中国传统义理文化的领域之一。
编者按: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推出系列微视频《成语里的中国——二十大报告经典成语解读》,旨在引导广大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释义: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奋进新征程,我们党员要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与人民一道把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不断推向新的胜利。
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关于“天下为公”,孙中山先生也曾留下振聋发聩的箴言:“国家非一人之天下,非一家之天下,非一党之天下,非一族之天下,非一教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为公!
来源:【山东电视文旅频道】“问道儒学 行知天下”大型文化思辨节目《尼山杏坛·行思天地间》——探寻“天下为公”思想的历史渊源与时代意义今晚19:30,主持人辛凯将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武黎嵩、孔子博物馆副馆长杨金泉、曲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颜炳罡、华侨大学哲学副教授寇哲明(英国)、中
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产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给世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为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编者按: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