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包拯两人,垂誉至今,称颂不衰。而包龙图三字,盛名尤出狄上。即妇人孺子,无不知有包龙图者。包拯之前是有儿子的,可惜英年早逝,年过六十的包拯,想着再生一个儿子,已是难如登天,于是就在寿诞之时闷闷不乐。
脸如黑炭,额间一月牙,电视剧中的包拯,下斩贪官,上斗奸臣,皇亲国戚犯了错,他也敢直言不讳。抛开影视剧中的演绎成分,真实的包拯有很大不同,他白净儒雅,但的确是一名好官、清官。包拯死后,“京师吏民,莫不伤感”,可见他深得君心、民心。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著名官吏,有的利用手中的权力贪赃枉法,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在历代的官吏当中,最受百姓爱戴的还要数开封府的包拯,他几乎是家喻户晓,他判案铁面无私,为官公正严明,人送外号包青天,他为民申冤,断案神速,并且不畏强权,他秉承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然而就是第百姓造福为己任,一心为国为民受万民爱戴的好官,却一直被人误认为关外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