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把手机长焦镜头带出去玩了,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苹果搭配这款镜头已经很不错了,清晰度还是有的。可以不拉低像素的情况下放大画面,用来拍照和录视频都很合适,如果手抖的话可以搭配一个三脚架拍摄,会稳定很多!用的是20倍的,简简单单就能拍出很好的效果,和租相机比起来就是高性价比了!
对于一些喜欢摄影的人来说,单反太贵买不起,想用手机拍出单反效果,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外置镜头品类也在近些年如井喷般出现,不久前就有读者通过热报咨询:网络上各种琳琅满目的手机镜头,质量参差不齐,究竟该怎么选呢?
但是在看到各家新旗舰的影像参数一栏时,我们却发现了一个让人感到疑惑的事情,虽然各家新机都还是采用了后置多摄的镜头布局,但是各个厂商似乎不约而同地把影像重点都放在了超广角镜头上,而在长焦镜头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缩水,而在此前受到好评的潜望式长焦镜头更是在这一波新机中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问题来了,为何2022年,此前广受好评的潜望式长焦镜头突然就不香了呢?
无论是升级了 4800W 像素的 iPhone 14 Pro,还是坐拥 2 亿像素的三星S23 Ultra,又或是有 1 英寸大底广角与超清画质引擎撑腰的 OPPO Find X6 Pro,在解析力上都有难以挑剔的出色表现。
如果大家有关注2024的手机市场,应该有留意到“长焦”的重要性已经显著提升。以上半年旗舰手机为例,包括小米、OPPO、三星在内的各品牌,后摄像头模组都用上了双长焦方案,其中三星更是首次放弃了10倍长焦,换上了大底的5倍潜望长焦。
拍照已经成为智能手机最重要的一项功能,各大手机厂商也在提高摄像头硬件配置、优化成像质量,并且融入了多种拍照模式,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成像质量及体验。不过,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手机摄像头往往在变焦能力不是令人满意,那么此时还是需要一个传统镜头作为补充。
近日,欧盟知识产权局披露了一份华为外观专利,专利显示其似乎配备了一个可外接的变焦镜头,来简单看下:专利照片显示,手机背部采用一块面积较大的矩形模组放置后置摄像头,后置模组左侧应该是常规的激光对焦等模块,而右侧则类似单反一样有一个凸起的圆形镜头,似乎是通过外接镜头以达到增加手机变焦
经常关注CFan的朋友肯定知道,像素值和镜头数量与成像没有绝对的关系,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则是多摄矩阵中的一个不起眼儿的存在——微距镜头,以及随Redmi K30 Pro手机发布而出现的“长焦微距”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