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1992年,一个史无前例的工程——三峡工程,就在长江上游拉开了帷幕。她的一生,与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紧紧相连,虽然童年的记忆里,家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生活也很是清苦,但张秉爱依然对家乡充满了感情。
1994年,张秉爱坐在家门口的木凳上,手中攥着被磨得发亮的老镰刀,眼中满是决绝。她已经打定主意了,绝对不搬!谁让她搬家,那就是要她的命。谁不让她活,她就和谁鱼死网破!很早之前村里就传来消息了,三峡工程启动,江水即将吞没这片她与土地共度了大半生的地方。
来来来,见识下这位“最牛钉子户”张大妈,她能在三峡坚守20年,真是“硬核”操作!但这结局,哎,你怎么看?一起戳进来看看吧!今日话题:三峡“钉子户”张秉爱:全村搬迁就她不走,苦守20年结局让人唏嘘网友分享:1. 三峡移民,情系故土2. 解锁看文,头一回见3. 倔强老太,坚守家园4.
“当年我去三峡采访的时候,在路上,我曾经设想过无数的场景,比方说农民们故土难离,大家虽然不得不搬走,但是却都泪流满面,或者是站在即将永别的土地面前,一个个痛哭流涕,这是我想要看到的场景,也是我认为,应该会出现的场景,然而等到我真的去到了那里,却发现我期待中的场景,都没有发生。
1996年,国家要动工建设三峡大坝,但是由于当时三峡附近175米水位线以下仍然还居住着很多的老百姓不愿意搬迁,所以政府就派遣工作人员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大部分老百姓在经过劝导之后都同意搬离老家,但是这其中有这样一位“钉子户”说什么也不愿意搬走。
著名导演贾樟柯曾拍过一部以三峡工程搬迁为背景题材的电影《三峡好人》,反映了我国人民安土重迁的特殊情怀。在湖北秭归,安土重迁的情怀栩栩如生地体现在一位名叫张秉爱的农村妇女身上。身处三峡工程的搬迁区,张秉爱一家迟迟不愿搬走。
前言6月下旬以来,南方降雨频繁,导致全国多地出现内涝,南方各地防洪压力剧增。三峡大坝通过拦截上游洪水,有效缓解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7月10日,三峡水库也迎来了2024年首次泄洪,为抵御下一轮洪峰做好准备。
三峡水电站,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从最初动工开始,就吸引过无数人关注的目光。而原本长于此、居于此的当地人民,在这个特殊的工程之下,他们也曾经做出过巨大的付出和贡献:在党和政府的号召和指挥下,三峡库区的人民毅然选择了“舍小家、为国家、搬新家”,从三峡库区迁往全国各地,开始了他们在新家园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