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檄文在古代是用于征召、声讨、揭发罪行、或颁布政府公告等的文书。大家知道的古代比较有名的,可能要属于陈琳的《讨曹操檄》了,他在文中把曹操祖宗八代都挨个的骂了一遍,还把曹操的头痛都治好了,堪称一绝。但如果说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第一檄文的,可能要属于曾国藩的《讨粤匪檄》了。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僄狡锋协,好乱乐祸。……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
这四篇檄文无疑是古代最有名的檄文,都留下了千古名言,哪四篇?第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为袁绍檄豫州》是三国时期袁绍讨伐曹操的檄文,是由当时的才子陈琳所写。陈琳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文学家,建安七之一,文采出众。他的这篇文章把曹操骂得狗血淋头,连曹操祖先也没放过。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局部简要翻译概括:“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动乱和灾祸,袁绍统领豪杰,铲除奸佞,又遇到了董卓的专权,欺凌百官,虐待百姓,于是袁绍拔剑击鼓,发动诸侯,召集英雄,不追究他们从前的过错,都予以任用,于是和曹操共同商讨讨伐董卓,本来以为曹操是英雄之才,可以任用,谁知他愚昧短见,轻易发动进攻,打了大败仗。
墨子云: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幽王作烽火戏终至身死国灭,国人均罪于褒姒,非也,实乃幽王自失信望所致。子贡赎人不受赏而丘尼责之,何也?惟国家不信则国人不为。商鞅立木为信,秦末刑徒可破敌;项羽赏罚无据,西楚横行终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