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为了将美国侵略者扩散朝鲜战火的美梦击碎,数十万志愿军毅然出兵朝鲜,在异国他乡与武器火力远胜于自己的美军展开了殊死血战。在这过程中,志愿军经历了多场可歌可泣的战役,其中铁原阻击战便是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抗美援朝中,有哪一仗是直接关乎志愿军命运的?当时志愿军前4次战役,已经打的“联合国军”节节败退,这位新上任的指挥官,上任时还只是个中将,5月才晋升的上将,美军高层甚至有人怀疑,李奇微是否能够胜任总指挥位置?
1951年5月16日黄昏,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攻势在震天动地的炮火声中开始了。当晚,东线我三兵团和九兵团突破敌阵,插入敌人纵深,将伪三、九师包围在县里地区,至20日,被围之敌大部被歼灭,我军缴获了敌两个师的全部重装备。
铁原阻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为遏止“联合国军”北进,于1951年5月下旬至6月10日在朝鲜涟川、铁原地区进行的阻击战。在历时十几天的防御作战中,志愿军第63军顽强抗击美军4个师的轮番进攻,共歼敌1.5万余人。
1951年5月底,结束第五次战役进攻阶段,转而进入防守阶段的志愿军在立足未稳之际,遭到了美军重兵团的追击。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亲自指挥5万余美军精锐,直扑志愿军后方重镇——铁原。铁原不仅是志愿军最为重要的后勤补给枢纽,亦是志愿军重整防线的核心所在.
对于中国军人的实力不凡和不惧牺牲,曾经交战过的对手们始终视为一个谜,他们无法理解却无不佩服,他们把原因归结为中国军人身上那谜一般的“东方精神”。什么是谜一样的“东方精神”?这些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人,恐怕至今也不知道,那些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在奋勇拼杀背后所背负的隐忍和伤痛。
前言:1951年,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期,杨得志下令在铁原打阻击战。为撤退到三八线的志愿军建立起稳定防线。彭老总将这个任务安排给了19兵团63军。可63军自从入朝以来几乎没有休整,如今他们坚守长达半个月之久。在这样悬殊的情况下,他们会成功吗?
这是63军189师最后的一场战斗,也是189师仅有战士的战斗,剩下的都是伤残的士兵,都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在这场长达13天的攻坚战中,我国志愿军顽强抵抗,伤亡惨重,最终守住了阵地,就连彭老总都为之落泪。这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战役?
铁原阻击战(1951年5月27日至6月10日),是志愿军第63军为扼止“联合国军”的进攻,在朝鲜涟川、铁原地区进行的阻击战。在历时13天的防御作战中,第63军顽强抗击美军4个师的轮番进攻,共毙伤美军1.
1951年5月,在铁原地区,2万多名中国军人用生命和鲜血,顽强阻击近5万名美军的疯狂进攻。中国志愿军正在朝鲜清川江以北休整,此时,美军出动4个师约4.7万兵力,配备400多辆坦克、1300多门火炮,空中力量更是凶猛,而志愿军此刻却是强弩之末,刚结束连场恶战,只剩2.4万伤兵缺员的63军驻守铁原,弹药匮乏,重炮仅240门,与美军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