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人云,“诗言志”,“诗歌合为时而著”,诗是最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大词人晏殊写到,“一曲新词酒一杯”,他饮一杯酒的功夫,就能酝酿一曲新词,在酒的作用下,真的是思如泉涌,这就是典型的“诗酒”生活、“诗酒”文化。
文化的魅力总是令人惊艳!诗词虽然是无声的,但细细品味却能感受里面的特别。以下和大家分享10句绝美诗词,去感受中国文化之美:1、我点高香敬神明, 扶我心中意难平。—龚自珍《己亥杂诗》2、时光清浅处, 一步一安然。—王之涣《洞庭湖春行》3、心有半亩花田, 藏于俗世人间。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既是自然节气点,同时也是传统节日。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为清明留下佳句,他们把对清明习俗的无限感慨浓缩在一首首诗当中。扫墓祭祀、缅怀祖先、吃青团、踏青……这些传统文化习俗在唯美的诗句中得以升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文/心语中共二十大,百年再启航。实现中国梦,文化先富强。昆仑巍巍,江河泱泱。中华民族,雄踞东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盘古开天,女娲羲皇。仓颉造字,终结蛮荒。炎黄尧舜,华夏立邦,教化先民,文明农桑。四大发明,全球共享。万世经典,《诗经》流芳。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曾引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强调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这句话出自哪里?如何解读?看动画,一起来跟总书记学用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本人选取修养道德、明义利方面的内容,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滋养。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