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对于河南省南阳市的一名19岁女孩蒋多多来说,大概是一个一辈子都难以磨灭的月份,刚刚迈入7月的门槛,蒋多多就成了村里的名人,这个只有150多人的小村庄,每天都会有三四拨记者赶到蒋多多家中采访。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文|史之春秋编辑|史之春秋——前言——河南省南阳市的蒋庄村,是一个素来冷清的小村子。但就在2006年7月高考成绩公布后,来访者便多了起来,很多记者领导专门来采访一名叫做蒋多多的学生。
高考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盛行的科举制度,从那时起,惠及百姓、唯才是举的举才模式,打破了世家门阀对国家的掌控,让不拘一格降人才成为了现实,使得许多平民才俊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也使得国家能够广纳人才、健康发展。
阅读此文前,诚请您请动动发财的手指,“点赞”、“关注”一下,方便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蒋庄村,是一个只有150多人的小村子,素来冷清。但2006年7月高考成绩公布后,来访者便络绎不绝。
张艺谋曾说过,人这一生至少要面临三次重大抉择,而高考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次,多少十年苦读的寒门学子,在高考这场相对公平公正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本文的主角则是高考中的失败者,因一次错误决定,蒋多多用单科零分自毁前程,这位“零分考生”究竟因为什么而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14年前也就是2006年,一个名叫蒋多多的女孩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出现在大家眼前,因为对高考制度不满,反抗“中国式”教育,她在2006年的高考中写了8000多字的长文抨击高考制度,她用双色笔答题,文字更是写到了密封线以外,希望通过高考考零分的方式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