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晚,2024年凉山彝族火把节西昌主会场在星月湖公园举行开幕式。州委书记虞平宣布开幕,州委副书记、州长阿石拉比致辞,州政协主席杨文泉出席,州委常委、西昌市委书记马辉主持开幕式。2024年凉山彝族火把节西昌主会场开幕式现场。
为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扩大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力。近日,2024年“Panda成都·华教云课堂”系列活动——“探秘彝乡瑰宝 解锁彝族舞蹈文化”在龙泉驿区向阳桥小学B区举行,同时在中西文化艺术学校和巴塞罗那中国文化学校设立线上分会场。
《撒麻舞》流传在昭通镇雄大火地、小米多、齐心等彝族村寨,它属于模拟劳动过程的表演性集体舞蹈。清乾隆《镇雄州志》卷五《物产》记载了“苧”布,“苧”就是“苎”,指麻布,证明镇雄清代以前产麻。众所周知,舞蹈产生于生产劳动,彝族聚居的地方有麻的种植,而且彝族又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从而说明《
每年农历6月24日,是几个少数民族的火把节,彝族儿女穿上节日的盛装,一起点燃了心中的圣火,点燃彝区,围着篝火跳醉了月亮,唱睡了星辰,舞出了彝人与生俱来的舞姿,唱出了彝人心中不灭的圣火,激情四射,火力全开,轰动全国,轰动全世界。
“一般情况下,彝族同胞会选择一个开阔地带,一位乐手怀抱四弦 一群身着彝族服饰、手持烟盒的人将乐手团团围住,乐手的四弦奏响,手持烟盒的人就合着四弦的节奏,‘咔咔咔’,人们就踩着节奏,欢快地跳起彝族独有的烟盒舞。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是高原明珠洱海的发源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洱源是多民族聚居县,其中彝族是居住在当地的少数民族之一。歌舞是彝族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歌善舞是其文化方面的特征,其歌曲有“情歌”“尧歌”“风俗歌”等。
本期书目|《人文毕节》经典非遗丨赫章彝族铃铛舞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养成了能歌善舞的特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由战斗舞演变而成的祭祀歌舞——“彝族铃铛舞”流传于乌蒙山区,它犹如一颗闪耀的高原明珠,散发着独特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