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杨丽红 潘爱华 王晓晟)“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干部,应该积极响应新时代移风易俗的文明号召,在我走后捐献遗体和眼角膜,为医学事业和社会作更多的贡献……”21日凌晨,长沙有位老人不幸病逝,生命的最后他用自己的选择告诉大家,生命的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7月27日18时48分,饱受病痛折磨的24岁研究生陈大江,在亲人的无限眷恋中离开了人世。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帮他实现了生前遗愿——捐献眼角膜。日前,一名生活几乎被黑暗吞噬的14岁少年顺利移植了其中一枚眼角膜,得以重获光明。陈大江是湖北荆州人,是家中独子。
来源:【孝感日报】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郑玉欢 王德强 通讯员郑辉 “姐姐的心愿就是留下一双‘眼睛’继续看世界。”3月13日下午,在孝南区红十字会、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孝感市中医医院及逝者亲属的见证下,白衣天使季玉华实现了生前遗愿。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通讯员 裴霓裳“人生在世,能做多少贡献就做多少贡献。”近日,67岁的颜素芬因病离世,家属帮助其实现了生前夙愿,完成遗体及眼角膜捐献。十年前,她作为捐献执行人,帮助自己的弟弟完成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杨丽红 潘爱华)2010年,独生女儿任艳不幸车祸离世,捐献了遗体和角膜;2021年,65岁的老伴桂汉林走完人生最后一站,也捐献了遗体和角膜;2024年4月20日,78岁的任正武去世,作出了和女儿、妻子一样的选择,他捐献的角
近日,四川德阳59岁的市民曹先生因病离世。然而,他的离去并非终点,家人遵照老人的遗愿,将眼角膜无偿捐出。他的这一决定,为两名20多岁的年轻人带去了光明和希望。此外,根据曹先生遗愿,他的遗体被捐给了成都医学院,成为了一名“大体老师”。
3月5日,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的病房,36岁的王女士完成角膜移植手术后第一天,当揭开纱布的那一刻,她激动地说:“自从患了大泡性角膜病变,我慢慢就看不见了,以为这辈子都要生活在黑暗中,没想到惊喜来得这么突然,一位无私奉献的角膜捐献者让我重见光明。”
跨越近400公里,怀化男子病逝捐献眼角膜助长沙女子复明 2024年3月5日,是36岁的长沙王女士完成角膜移植手术后的第一天,揭开纱布的那一刻,她发现自己恢复了视力。王女士激动地说:“谢谢医生,谢谢角膜捐献者,我又能看到了!
央广网宁波3月29日消息(记者 张雯雯 通讯员 韩超男 葛棉棉)“宝贝,爸爸妈妈虽没能帮你挺过难关,但你生病期间,得到了许多好心的叔叔阿姨的帮助。现在你走了,爸爸妈妈决定让你帮助更多的人……”3月25日凌晨1点,14岁的花季女孩星星因病去世,父母强忍悲痛决定捐出孩子角膜和遗体。
刁明杰 青岛报道诞下双胞胎,大女儿却不幸夭折,大爱夫妻将大女儿眼角膜捐出。可因为缺氧,小女儿也不幸患上脑瘫。为了给小女儿治病,母亲刘晓艳从贵州带着孩子来青求医,摆摊为孩子治病。这个历经磨难却回馈社会以善意的家庭,经报道引发了无数人共鸣。
近日,长沙县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一行来到长沙县青山铺刘金正家中,感恩这个普通家庭的无私大爱。2024年7月12日上午,长沙县青山铺镇61岁的刘金正因病离世。其家人遵照其生前遗愿通过长沙县红十字会联系上湖南省器官捐献管理中心。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石小宏3月17日记者从省红十字会了解到,3月13日晚上8时,达州市大竹县一位18岁男孩小凯(化名)因病离世。在小凯病危时,他与父母便商定如果离世就捐献遗体和眼角膜。在他离世后,他捐献的遗体将用于医学研究,眼角膜也将帮助他人重获光明。
中新网安徽新闻6月14日电(徐雅娜 柳昊)在黄山市屯溪区阳湖镇,一个温暖而感人的故事正在被人们传颂。阳湖镇执法队队员程华北,在生命终结后,选择将自己的遗体和角膜无偿捐献,为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希望和光明。程华北,一位普通的乡镇执法队员,在工作中他始终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11月18日,陈梦娥老人因病去世,享年81岁。遵照老人生前遗愿,子女将其遗体捐献给武汉市红十字武大医学院,眼角膜捐献给了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她的名字将被镌刻在武汉市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内的武汉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上。时隔3年,她与逝去的老伴以这种方式“重逢”。
极目新闻通讯员 裴霓裳2024年11月5日,57岁的张春平因病离世,家人遵其遗愿,将她的遗体捐献用于医学教学研究,一对珍贵的眼角膜捐献给了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12月3日,一位饱受眼病折磨的13岁少年顺利移植了其中一枚眼角膜,得以重见光明。
极目新闻通讯员 彭祎2025年1月18日,当人们都在期盼过年团圆的时候,72岁的陈佑林老人却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离开了爱他的家人们。家人们遵照他的遗愿,无偿捐献了他的遗体供医学教学研究,并将一对宝贵的眼角膜赠予武汉市红十字爱尔眼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