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2021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评选结果出炉,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武威天祝吐谷浑王族墓葬群成功入选。那么,历史上的吐谷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们的王族为什么会选择葬在天祝?视频 | 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祖先东胡吐谷浑的祖先是中国历史上的东胡。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4世纪中后期,嚈哒人西迁到达索格底亚那,占领吐火罗斯坦,并以撒马尔罕、巴尔赫等为贸易中心。此后,嚈哒人一度几乎完全控制了丝绸之路的亚洲部分,沿途诸国受其役使。但是,实力如此强大的嚈哒人为什么在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和外交遣使中“其言语待河南人译然后通”呢?
本为内蒙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称为阿柴,发源于内蒙的西拉木伦河,西晋至唐朝位于祁连山脉和青海黄河上游谷地以及凉州的一个独立国家。慕容吐谷浑 313-317年 慕容涉归子。可汗吐延 317-329年 吐谷浑子。
而汉族前身时代便相与关系亲密, 种族血缘也最接近的历史上另一游牧天地主人, 包括今日青海省、西康省、西藏地方的中国西部, 与汉族同属汉藏语系的藏族或其前身氐、羌,第一个为汉族所知的系四世纪五胡乱华时期出现于青海方面的吐谷浑。
这一时期,留居青海腹地的羌人则面临另一种境遇,时值313年前后沿着绵延百年的鲜卑南徙浪潮,一支慕容氏鲜卑从东北昌黎郡西迁至甘肃、青海一带,此时青海羌人已无大的聚落,故慕容鲜卑占领羌人故地如入无人之境,随后向西、南征服周边羌、氐人等,迫使部分党项羌部落迁徙至青藏高原东南部河曲地方。
揭开古代高原王国的历史之谜:武威吐谷浑墓葬与出土文物概述。吐谷浑作为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从公元四世纪初离开原居住地辽东一带经阴山、陕北、陇东,后定居于今甘青河湟一带,从叶延建国至唐龙朔三年灭亡,遗民徙居凉州、灵州等地,其后又经过数百年的迁徙演进,最终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作者简介 王其英 甘肃省武威市人。
作者:张竞文(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一个展览配套出版一本图录,这是很多家博物馆司空见惯的做法,新意不多。然而将一个展览创造性地转化为一本既有学术高度又有文物赏析价值的历史类教辅式读物,并非易事,这需要策展人深厚的理论积淀和宏大的叙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