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后面有个黄土坑,这个大坑有十几米深,四面缓缓地伸向底部,我站在屋顶上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只埋在地里、碗口朝上的大土碗。有时,我躺在“碗底儿”向上看,能看见鸟儿在蜿蜒流淌的星河中划过;有时,我站在“碗沿儿”向下眺,伙伴们招呼我去欣欣向荣的草木中扑蚂蚱。
□庞永波在我家阳台上,养了几盆花。与其说我是在养花,不如说是在养土。那几盆土很普通,就是普通的土。那几盆土又很特别,是我从家乡的土地里带回来的。那是我养的故乡的泥土。这泥土里生长的,是我日夜思念的故乡。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一个故乡。
不小心白瓷碗掉在地上,摔成了两瓣。母亲心疼地捡起来没舍得扔,找箍搂子把它锔起来,用来专门盛红糖。就是这个红糖碗,成了我儿时幸福的回忆。小时候吃红糖是很稀罕的事。只有过年时,母亲才买半斤红糖放在碗里,用纸盖着,踮起脚放在橱顶上。我和妹妹只能仰着头,眼睁睁地看着糖碗,围着橱转。
来源:【渭南日报】孟宪春在烟熏火燎中,炊烟与饭香袅袅而起,这是人间烟火气的来源。关中人将烟火聚拢在老碗里,老碗里便有一种故乡的味道。我在秋风里听故事,端起老碗,就想起了故乡。在故乡,有个老碗比什么都重要。关中农村,自古以来有借面的、借钱的,但从未有借老碗的。
【来源:中国甘肃网】【开栏语】甘肃,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甘肃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无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瑰宝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文明的宝库中。
《北京风俗图鉴》,牛贯杰著,北京出版社2024年4月版。1925年3月至1926年7月,时任东北大学副教授的青木正儿作为日本文部省在外研究员在北京留学。留学期间,青木专注于搜集北京的民俗和戏曲资料。这些资料不仅限于文献,还有大量的年画、神码、戏单、饭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