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年来,燃放烟花爆竹能够防疫消毒的声音时有出现,顶端新闻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早在2020年,便有一篇名为《面对病毒,重提解禁烟花爆竹》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中称:“将硫磺、硝石、木炭按配比装进纸裹里,让人们点燃,产生大量烟雾。这种烟雾的成分是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分就形成了稀硫酸气溶胶。是非常有效的空气消毒剂!”
过年放爆竹一直是我们中国人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从文本记载来看最早可以追溯到六朝时代,但是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争议的,有的史学家说从殷商时期祭神祭祖的时候,就出现过放爆竹的情况,也有的说起源于春秋时代,但是真正的全国流行起来的时间可以确认为宋朝,在宋朝燃放烟花爆竹有了明确的定义,就是驱赶年兽,驱散妖邪,吓跑一些不好的事物,为明年过上好日子,奠定好基础。
除夕后大年初一的夜晚,南京中华门附近上空升起了烟花,这是民间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哪怕违反所谓的法规。这说明法规本身有违传统文化民俗!年是怪兽害人,为了驱邪避毒,人们燃放烟花爆竹,有民俗意义,也有科学道理。
经历过疫情冲击的人们希望通过燃放烟花爆竹寄托对未来美好的祝愿,这些朴素的情感,通过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形成“声量巨大”的共振,进而对“禁燃令”造成巨大的舆论冲击。尽管烟花爆竹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古人也能随时随地燃放烟花爆竹吗?
□郭元鹏年关将近,过年期间能否燃放烟花爆竹?成为很多市民关注的话题。12月20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从东营、滨州两市的政府网站了解到,目前两地已明确春节期间可以有限制的燃放烟花爆竹。(12月21日《山东商报》)今年春节到底让不让燃放烟花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