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当年的晋升制度,每隔五年进阶一次,到了1965年的10年间,不但大校,上校也能晋升为少将军衔。然而,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授衔和晋级的条件过于苛刻,以至于在1965年第三次进阶时,1266人的大校里面只有547人晋升为少将军衔,719名的开国大校10年后仍旧是大校军衔。
1955年4月总干部部又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补充规定》,其中对干部现有级别的“多数“可评为何级军衔的掌握问题做出规定:此次全军评定军衔,是以干部现有级别作为主要依据的,如干部级别恰当,既应按”多数“可评为何级的规定进行评定,如正师级干部级别恰当,既应评为大校,副师级与准师级干部级别恰当,既应评为上校,正团级干部级别恰当,即应评为中校。
《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对正兵团以下各级军官都规定了评定军衔的 标准: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据了解,这个评衔标准同其他国家相比是比较低的,尤其是正军、正师、正团、正营这几级,分别比外军低一到两级。
195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军曾三次酝酿实行军衔制。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红军时期“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
首先告诉大家,部队里营级以下基层军官挂中校军衔的并不多,机关干部要多一些。图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般来讲,从少尉晋升到中校,大概要15年左右的时间(3年少尉、4年中尉、4年上尉、4年少校),所以说还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很不容易。
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同年9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自此一个完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军衔制度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