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走入真实生活,去寻访祖国的角角落落。他们或是去偏远县乡支教,或是去考察河流生态,或是去拜访非遗传承人……他们把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当理想与现实碰撞,当知识与力行结合,他们体会到了怎样的青春滋味?又对社会与未来产生哪些新的想法?
全椒县太平古城中的缙福楼巧妙的采用榫卯结构建造而成,不用一颗钉子。什么是榫卯结构呢?说起中国古代传统的技艺,很多人会想到剪纸、雕花等等,其中有一样“榫卯”相信也是很多人听说过的。榫,剡木入窍也。俗谓之榫头,亦作笋头。榫卯相依,凹凸结合,匠心独运,经典永流传。
榫卯相扣传承木作匠心 精雕细琢演绎工艺之美——访市级非遗项目遵化“龙韵凤华”宫廷木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那淑云视频:魏伟 赵亮 王欢紫檀福寿纹扶手椅、黄花梨攒靠背四出头官帽椅、雕螭龙五屉柜……一个个古香古色的桌、椅、橱、床,演绎宫廷器具之华美。
榫卯相接,结构紧密;刀锯协作,形状初现;拼接组合,成品展现。近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2023级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们在辅导员、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走进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家具制作技艺分馆),亲身体验千年榫卯技艺的制作过程,深切感受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
在2023上海旅游节期间,魔都的新生代们会带领大家探寻"非遗+"的魔都城市文旅网红打卡地,体验海派非遗乐趣,感受非遗文化百年传承。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树木包围的美丽世界。木材建造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中国古代的贤人们加工和雕刻木材,形成了灿烂的中国木艺技术。
榫卯工艺,是一种利用木质构件间的凹凸结合构造,通过榫头与卯眼的精准咬合,实现木料间牢固且灵活连接的技术。榫卯结构无需钉子或胶水,凭借木质本身的力量和形体设计,创造出既稳定又具有弹性的框架体系,在建筑、家具等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承载力与艺术魅力。
王震华使用榫卯结构制作的天坛祈年殿模型。资料图片王震华使用榫卯结构制作的天坛祈年殿模型。资料图片扫一扫看神奇的榫卯【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山西应县老城西北角,矗立着一座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应县木塔。木塔无言,观之者却如闻黄钟大吕。
中新社上海1月9日电 题:揭秘榫卯千变万化的内里乾坤——专访微缩古建筑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震华作者 李姝徵 任新月榫卯是传统的中国木工技艺。一榫一卯,看似简单,却千变万化、屹立不倒,是力与美的统一,蕴含着中国人深邃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