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 感谢关注 ❤致力于弘扬传统家具文化 打造精工艺、可收藏传世的家具交椅 因椅子下身椅足呈交叉状而得名,又称折叠椅其主要特点是重量轻盈,便于携带,是古代行军打仗、围猎时供达官贵人使用。交椅、圈椅、官帽椅三种坐具在古典家具最为辉煌的明代有三分天下之说。
这幅宋代名画《春游晚归图》所展示的情境,其中信息的丰富程度,则蕴藏在表象之下:我们的视线跟着随行的队伍,目光会自然的落在侍从的身上,其中一位的肩上所扛起的椅子,正是一种装有荷叶形托首的交椅,也简称为“太师椅”,用以供主人随时休息。
汉代之前,人们没有坐具,通常采用的以茅草、树叶、兽皮等制成的席子,席地而坐。它和方凳的不同之处在于方凳因受角的限制,面下都用四腿,而圆凳不受角的限制,最少三足,最多可达八足一般形体较大,腿足作成弧形,牙板随腿足膨出,足端削出马蹄,名日鼓腿膨牙。
古人率席地而坐,其后则亦用床。早期,席为坐卧两用。秦汉时期的坐具除席、筵外,同时也使用榻和独坐式小榻。汉代画像砖《讲经图》重庆汉画像砖《讲经图》中可见坐席与榻同时使用。尊者用榻,倍显尊崇。《吴志 鲁肃传》言,孙权独引肃换,合榻对饮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