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AI技术快速发展,一方面有人运用AI技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却也有不法分子利用AI干起了违法的勾当。7月23日,一宗使用“AI换脸”技术破解平台认证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在广州南沙宣判。据悉,该案是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法律规定委托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代为宣判。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据公安部官网消息,8月10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机关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成效情况。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李彤表示,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人脸识别验证类犯罪伴随而生。
只需要一张照片通过“AI换脸”就能以假乱真然而,这项新技术却让一些人产生了不良想法杭州的虞某就利用“AI换脸”软件生成大量淫秽视频进行传播被换脸的有不少女明星等公众人物也有生活中的普通人“AI换脸”伪造女明星涉黄视频2022年8月,杭州市萧山警方在网上巡查中获取一条线索,辖区内有
2020年,浙江杭州的虞某接触了“AI换脸”软件。为吸引流量,他利用该软件制作大量淫秽视频并传播,被换脸的有不少是女明星。虞某声称,“只要能看到脸的都能换。”有人甚至要定制暗恋女生的换脸视频。最终,虞某犯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三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
为确保网约车辆规范运营,一些出行平台通过人脸核验等技术对司机开展身份验证,在确保人车一致后再派单,因此一个司机只能注册一个账号接单。然而,为了实现登录他人账号或者使用多个账户接单,有些不法分子滥用技术,为司机用户提供专门性的工具规避平台监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只要上传一张人物照片,就可以将照片中的人合成到模板中去,一键换脸,秒变视频主角。不过,这类风靡的“换脸”软件也潜藏侵权风险。今年6月,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开庭宣判了两起“AI换脸”软件侵权案件。
3月24日,一则“涉黄AI换脸案”的新闻冲上热搜有人将涉黄视频AI换脸成暗恋女生2020年浙江杭州的虞某接触了“AI换脸”软件为吸引流量他利用该软件制作大量淫秽视频并传播据虞某供述为了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流量他在社交软件上创建了“浏览群”和“私人定制群”“浏览群”主要用来传播“AI换
6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针对有关利用“AI换脸”技术进行视频合成、进而实施诈骗的问题,发言人臧铁伟指出:“万变不离其宗”,通过“AI换脸”进行视频合成、实施诈骗的行为,是利用新技术进行的诈骗,与传统的诈骗行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澎湃新闻8月23日从杭州互联网法院获悉,经杭州萧山区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该院日前判令涉案的虞某删除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6万元,赔偿款项将专门用于个人信息保护、人脸深度合成技术不当应用的治理等公益事项。
一公司法人代表被骗子利用人工智能“换脸”技术诈骗430万元,某单位一工作人员被“假领导”诈骗近98万元……近期,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引发关注。冒充身份类、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刷单返利类等诈骗高发前段时间,南方某地一市民接到自称是某公安局“王警官”的电话,称其涉嫌一起洗钱案件。
前不久,内蒙古包头警方就曾通报,有骗子利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熟人实施诈骗,福州市某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就被骗走430万元。另一起发生在安徽安庆经济开发区的案件中,诈骗分子仅使用一段9秒钟的AI换脸视频,就从受害人处骗走了245万元。这两起典型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滴水,能折射太阳光辉。一桩案,能彰显法治道理。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推出“小案大道理 时代新风尚”栏目,带您一起回顾那些熠熠生辉的“小案”,回味那些蕴含其中的“道理”,共同感受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所弘扬的公平正义正能量。本期为您带来一起肖像权纠纷案。
近期,利用“AI换脸”技术进行视频合成、进而实施诈骗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臧铁伟对此回应称,利用“AI换脸”技术实施诈骗,是一种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广大群众提高识骗防骗意识,也需要有关部门依法加强治理和执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原标题:利用他人短视频提供“AI换脸”服务一软件运营公司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他人肖像被判侵权本报讯 (记者 李倩 通讯员 林陈纯 胡旦)博主赵某精心拍摄的短视频,竟被“AI换脸”软件用作视频模板,面部形象被用户随意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