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成都市观鸟会会长沈尤,他表示已经注意到网上这个视频,“不是蝗虫,是灰椋鸟集大群迁徙,应该还混有丝光椋鸟,这类鸟在成都数量还较多,冬天活动在成都平原主要是过冬,每年到了开春季节,都会有大面积的迁徙,主要往周边山区方向或北方扩散,这是它们正常的自然迁徙。”
2月15日,有网友拍到成都动物园旁的马路上出现一只鹈鹕。在鹈鹕的脚上,还有脚环,猜测是从动物园“越狱”出去的。随后,记者拨打成都市动物园电话,工作人员确认鹈鹕是动物园的,“具体情况不清楚,其他部门已经处理了。
1月17日,在四川省遂宁市,一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右)在涪江河段游弋。这只卷羽鹈鹕2023年12月28日首次被遂宁市林业局野外调查队员在涪江发现,至今已停留20天。新华社发(钟敏 摄)1月17日,在四川省遂宁市,一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在涪江河段嬉戏。
鹈鹕,是上海动物园天鹅湖上的大明星,时常会有游客问饲养员:“你们的鹈鹕会飞吗!”饲养员会回答:“会飞,可要看到它们飞,得看你们的运气。”现在,通过饲养员在疫情闭园期间和鹈鹕的配合训练,鹈鹕已经可以在饲养员指挥下,向游客展示它们独特的飞翔过程啦。
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1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省林草局获悉,近期,陆生野生动物普查工作野外调查队在遂宁市涪江河段发现一只卷羽鹈鹕在水中游弋。这是四川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卷羽鹈鹕在水中游弋。
日前,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在进行鸟类调查活动时,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的踪影,这也是自2015年以后,卷羽鹈鹕再次在西安出现。去年12月底,市野生鸟类保护协会在泾渭湿地进行鸟类调查活动时,发现一只长着夸张大嘴鸟类——卷羽鹈鹕。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一帧中国2024·万千气象今天的《一帧中国》,川观新闻与你一起来到遂宁市射洪涪江岸边,邂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去年12月,卷羽鹈鹕在遂宁市涪江河段被发现并拍摄记录,当时属四川境内首次发现。今年它再次来到遂宁越冬。
7月7日下午三点,昆明动物园里的一只鹈鹕,趁着工作人员清洗水池的功夫,偷偷飞出了动物园,它先是飞到了江岸小区,之后干脆停到油管桥殡仪馆的房顶上不走了。一只成年的鹈鹕它的伸长可以达到一米五到一米七它的翅膀如果张开可以达到三米,它的嘴巴有三十厘米。
6日土耳其发生7.8级大地震,引发全球关注,目前土耳其地震的救援工作还在有序展开,土耳其和中国其实都处在欧亚地震带,对此就有网友担心中国会不会也出现地震,因为地震的预警工作一直是一个难题,即使现在有人认为科学技术已经很先进了,但人们尚不能完全预警地震。
“在长江边,看群鸟竞翔真的太壮观了!”12月1日,来自成都的游客吴亚伟兴奋地说,“今天特意带孩子到泸州市东门口观鸟,不仅遇到了成群结队的红嘴鸥,还目睹了壮观的长江野生鱼群……长江的生态环境确实越来越好了。
近日,2024年四川盆地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结果正式发布,本次共计在成都、德阳、眉山、绵阳、自贡等13个城市记录到水鸟78593只,数量最多的5种水鸟分别是绿头鸭、白骨顶、斑嘴鸭、红嘴鸥、赤膀鸭。此外,本次调查还记录到了新增的黑颈鹤、卷羽鹈鹕、东方白鹳、彩鹮、灰头麦鸡5种鸟类。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陈俊伶严冬之下,群鸟南迁。在全球9条主要的候鸟迁飞通道里有4个经过我国境内,其中东亚–澳大利西亚和中亚–南亚候鸟迁飞通道在四川境内重叠,为迁徙水鸟提供了重要的停歇、越冬或繁殖栖息地。究竟有多少水鸟选择在四川的湿地越冬?
封面新闻记者 杨涛 摄影报道冬日的天空,除了白雪飘飞,还有众多飞鸟穿行其中。四川是保障候鸟迁徙、守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四川省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鸟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在四川越冬栖息的候鸟和留鸟不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