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陕西是古树名木资源大省,全省现存古树名木72.73万棵,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全国5棵树龄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全在陕西。如何保护好这5株树?2月14日,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薛恩东在国家林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了回应。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陕西是古树名木资源大省,全省现存古树名木72.73万棵,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全国5棵树龄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全在陕西。如何保护好这5株树?2月14日,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薛恩东在国家林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了回应。
5月19日,陕西省绿化委员会以视频形式召开全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推进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保护古树名木批示精神,传达学习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和有关会议要求,研究分析当前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这是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专门法规,将为古树名木保护事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会议强调,要坚持保护第一,抓紧制定修订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标准、规范等配套制度体系,把分级分类保护、日常养护、采伐移植管理等规定落实落细。
我国古树名木保护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十七个省份及部分城市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或管理办法本报记者 刘欣古树名木是十分重要的物种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它承载着传统文化,记载着历史变迁,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
5月19日,陕西省绿化委员会以视频形式召开全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推进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保护古树名木批示精神,传达学习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和有关会议要求,研究分析当前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形势,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中新网西安9月25日电 (杨英琦)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5日在西安召开。《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提请审议。据悉,该条例突出古树名木保护,特别针对古柏群中的两株五千年以上的古柏作出“一树一策”规定。
:8月14日,商洛市洛南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登上央视《新闻联播》,该县的创新做法被央视点赞。商洛市洛南县境内古树名木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约1.24万株,其中散生古树113株,闻名遐迩的“页山古柏”是全国5棵树龄超过5000年的古树之一,堪称古树界的“大熊猫”。
原标题: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古树名木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先辈们留下来的瑰宝,是地方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见证,也是不可多得和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日前,我省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更加科学有效的举措,把古树名木保护好管理好。
本报讯(通讯员 胡小龙 张剑)洛南古柏,位于洛南县古城镇南村,又称“栖霞柏”“页山古柏”,属柏科侧柏属。古柏树龄约5000年,树高23.1米,胸围8.2米,平均冠幅25.7米,是全国5棵超过5000年树龄的古树之一,被誉为“秦岭古柏王”,堪为古树界的“大熊猫”。
央广网北京2月15日消息(记者王泽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林业和草原局14日表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已于近日公布,并将于3月15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