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磊导读晋人书法之风韵,主要体现在行草书尺牍中,盖因尺牍书皆为亲友之间往来信件,所书多不计工拙,情随墨至,书家的功底及思想皆氤氲其中。魏晋书法,首推王羲之,其书法取前人之长,推陈出新,是“新体”书法的集大成者。
欧阳修是宋代文坛领袖,也是一位书法家。他说自己少年时兴趣很多,但中年以来,这些兴趣渐已废去,或者厌而不再去做,或虽不厌却力所不能了。但是,“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就是书法,“有暇即学书”,在身体允许情况下,甚至可以整天写字。他说写字“非以求艺之精,直胜劳心于他事耳!
张海,行草书,雍陶到蜀后途中经历诗轴,剑峰重叠雪云漫,忆昨来时处处难。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执行主席郑荣明:中国书协原主席沈鹏日前逝世,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执行主席郑荣明回忆起多年前与沈鹏见面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从沈鹏书法的启示到当代艺术的现状,郑荣明不禁发问:“具有时代特征,可以呼应世界艺术精神的元素,在我们书法的当代表征中,是不是依然相当的虚弱和空缺?”
说起书法,大概每个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中国历史上的“书圣”王羲之,同时又想到了王羲之萧放旷达的魏晋风度,想到唐太宗对于王羲之书法狂热的痴迷,想到身世传奇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乃至于想到会稽山阴的那次雅集。
兰亭流觞图并兰亭诸帖墨拓巻(明拓)局部定武兰亭序(独孤本)局部◎黑择明展览:王羲之与兰亭序展期:2023.1.31-2023.4.23地点:东京博物馆“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来源:【浙江教育报】刍议王羲之书法教育思想 □王晓亮有关王羲之的书法地位,《晋书》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尽善尽美”一词为其“书圣”地位作了注解,稍后的欧阳询、韦续分别以“冠绝古今”(欧阳询《用笔论》)“永以为训”(韦续《墨薮》)称誉右军书法,明代项穆在《书法雅言》更是做出了“宰我称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