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月22日,俄罗斯“克罗库斯城”音乐厅遭遇恐怖袭击,造成133人死亡、超120人受伤,四名嫌犯在逃往俄乌边境时被捕。 此时距离俄罗斯大选刚刚过去不到一周。在此之前,为扰乱此次选举,乌克兰方面多次发动袭击和舆论攻势,制造恐慌情绪。对于俄罗斯来说,“战争”远不止在边境地区。
2023年已经来临,俄乌战争能不能结束以及由此带来的危机会不会加剧,成了很多人的新年预测。但欧盟领导人和欧盟主要国家当下的行动,似乎只会使欧洲的能源危机和由此产生的经济问题不断加剧:一方面,对俄罗斯及其能源的制裁政策导致工业成本高涨;
近日,一股自北向南的寒潮席卷我国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骤降,让即便是身处南方的朋友也感受到了凛冽寒冬。 而在千里之外的乌克兰,早已陷入寒冷之中。自10月以来,乌克兰多地基础设施遭到打击,多个主要城市频繁停电、停水。随着冬季温度降低,供电缺口进一步拉大,供暖形势严峻。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安东·尼尔曼】 随着寒冷天气的来临,欧洲官僚和国际组织的那些体面人终于想起了乌克兰面临的能源困境。与此同时,乌克兰陷入了教师短缺的窘境,而基辅当局还在不管不顾地为搜刮5000亿格里夫纳(约合120亿美元)的“史诗事业”而努力。
【文/安东·尼尔曼,译/薛凯桓】 基辅当局曾发表声明称要与俄罗斯方早日缔结和平声明,如今乌克兰迟迟未能将声明转变为实际行动,人们不禁好奇背后的真正原因。 尽管军事方面的事情应该交由专家们处理,但现代战争不再仅仅是军事层面的较量,也是军队后方经济实力的综合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