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一大早,点开巜烟火诗意》群,发现写作大师单向文老师的一篇美文,“远去的老屋”,读罢单老师的美文,勾起我的遐想,老师写的事事非非,诉说的此情此景,联系我本人的际遇,真和单老师的文中所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农历七月十五,这是一个让失去爹娘的儿女们,无限缅怀又无比哀思的日子。上午十时许,我紧跟在大姐身后,看着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钥匙,用一双微微颤抖的手打开了娘家街门上的大锁。冷清的庭院里,一眼望去,西墙根下那三棵冬青树依然茂绿。
老妈说,想去就去吧,只是很久没人居住了,更没人打理,进得去进不去也不知道了。老宅是北方农村常见的那种典型的三合院,坐北朝南有三间正房,院子东西有侧窑,正房上面还有崖窑,所谓崖窑就是在上房的窑背又盖起的窑洞,崖窑一排三间窑洞。
我家的老屋在靠西的第3家,院子的东边是三间土木结构的半大厦房,北边靠崖有3孔窑洞,南边有2间土柸房,西边是相邻的几间厦房遮挡,院子足有1亩多地,西院墙有1棵杏树很茂盛,街门在东南边,院子外边靠西边扎有猪圈、厕所,然后在南边有一条东西贯通的土路,路南还有一块地方有半亩地大,用来堆放柴草、粪堆,还有不少野生的槐树、桐树,夏天的时候出来在树下乘凉。
其实,对于老屋来说,它不仅仅代表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少年时光的留恋,更多的还是一种对往昔岁月的珍那时,每天上学前,母亲总会用那双粗糙的双手抚摸着我们的头,嘱咐我们要好好学习、认真听老师的话,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了父母亲的那份辛苦,平淡却又伟大。
乡情散文:记忆看见我,它依然流过文:梁行 我的家乡,是在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城。我是在那出生长大,读书和工作的。 自从调到外地工作以后,我自已的小家庭,也在了城市。只是每年都会回到家乡的老屋,探望年迈的双亲和家乡的亲朋好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间老屋有人看到它的破败萧瑟有人看到它的荒芜蒙尘而它雍雍穆穆的身影矗立在风雨沧桑之中日光为伴,月光为侣蛰虫嘶鸣,木末繁盛四季开落不见当年人它是被遗忘在尘世的一束光照亮人们的念想青藤老树,野草刍狗它是儿时的印象常在人们孤独时嚣张凝望老屋烟火深处,再见如故木心先生说: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