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是我国第38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为“共同行动 接种疫苗 为全生命周期护航”。在人们的印象中,百日咳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由于病例症状不明显往往被忽视和低估。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乙类传染病。
央广网北京1月10日消息(记者 雷妍)记者从国家疾控局获悉,自2025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实施新的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调整?接种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国家疾控局对相关问题给出解答。1.为什么要接种百白破疫苗?
2024年,我国经历了百日咳疫情回升。2024年12月26日,国家疾控局卫生与免疫规划司下发相关通知,2025年1月1日起调整百日咳相关的免疫程序,百日咳疫苗由原来的4针增加为5针,第五针于6周岁接种,具体是将6岁的“白破疫苗”改为“百白破疫苗”。另外,第一针接种时间也由原来的3月龄提前为2月龄。视频:南都记者 李文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顾天成、徐鹏航)近日,部分医院儿科出现百日咳患儿病例。医学专家提示,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同时,若家中孩童出现相关症状要注意识别,及时就医开展对症治疗、抗菌治疗。何为百日咳?
来源:温州日报 根据日前发布的《国家免疫规划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调整相关工作的通知》,自今年1月1日起,儿童免疫规划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有重大调整,新的免疫程序为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6周岁各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
针对近年来全球和我国百日咳疫情回升,我国小月龄婴儿和学龄儿童发病风险有所升高的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对小月龄婴儿和学龄儿童的免疫保护,国家疾控局等6部门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调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免疫程序。
自2025年1月1日起,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的免疫程序有调整。近日,国家有关部门下发《关于国家免疫规划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调整相关工作的通知》,对国家免疫规划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的免疫程序进行调整。
潮新闻 记者 朱平 林晓晖 通讯员 江歆 祝姚玲近日,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引起社会关注,一度冲上热搜。据国家疾控局官网“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2024年1月1日-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这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省流版1. 咳嗽持续1-2个月,需警惕百日咳。2. 痉咳是百日咳的典型症状。3. 人是百日咳鲍特菌的唯一宿主,患者是主要传染源。4. 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三湘都市报4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陈言聪 视频 高煜棋)“咳”“咳”“咳”,进入春季,身边咳嗽的人多了起来。在众多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百日咳是最让人头痛的一种。孩子咳嗽迁延不愈,当心可能感染了百日咳。百日咳曾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民网北京4月9日电 (记者孙红丽)4月9日,海南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称,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典型病例可表现为持续2—3个月的咳嗽,故称为“百日咳”。
高温多雨的清明时节,百日咳一跃成为儿科疾病的高发病。记者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以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目前儿科病人中,不少患儿出现剧烈咳嗽,一查竟然是百日咳。专家提醒,当孩子出现反复咳嗽,且逐渐加重,甚至咳出了“鸡叫”,切勿乱用药物,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