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跟西药比起来,中药的副作用会更小一些,但是中药到底应该吃多久,吃到什么时候停才好呢?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虽然主要是以调和身体气血阴阳为主来治病的,但如果你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情况,就在网上盲目跟用药,那使用不当也是会损害身体健康的,因为某些中药是会存在毒副作用的,比如说长期使用何首乌,雷公藤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医便是这璀璨文化中的瑰宝,在国际上也占据着一席之地。相较于讲究“对症下药”、起效相对迅速的西医,中医的治疗方式显得更为“柔和”,犹如煮药时的“小火慢熬”,治病的进程或许稍慢,却有着从根本上治愈疾病的优势。
中成药因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依从性好以及便于携带等优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常见的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复发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但是,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中成药甚至含有毒性成分。
家住浙江的小豪今年8岁,是一名小学生,一天放学回家后渴的不行,就随手把妈妈泡好的一杯中药水咕噜咕噜喝下了。之后没多久孩子便开始呕吐、头晕,妈妈急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送到医院后诊断为中毒,好在送医及时,及时治疗后孩子并无大碍。
上世纪90年代初,利用中草药减肥在国外较为流行,含马兜铃酸的常见中药材有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木防己、天仙藤、细辛等,虽具有利湿、清热的功效,但这种成分会损伤肾小管,导致不可逆的肾脏损伤,长期服用可演变为尿毒症。
上世纪90年代初,利用中草药减肥在国外较为流行,含马兜铃酸的常见中药材有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木防己、天仙藤、细辛等,虽具有利湿、清热的功效,但这种成分会损伤肾小管,导致不可逆的肾脏损伤,长期服用可演变为尿毒症。
辛苦养生大半年,自信满满去体检,结果查出“肝肿瘤”?浙江省海宁市人民医院在微信公号发布了最近接诊的一个病例,一位热爱养生的患者周先生(化名)最近在体检中查出了肝脏弥漫性肿块,怀疑是肿瘤,建议肝脏穿刺或手术准备。
中医药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传承了数千年之久,自古以来就出现过不少的名医,比如扁鹊、华佗还有张仲景,都在我国的医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古法中医在遇到西医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有些人还是秉持着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原则,有些人还是认为西医要略胜一筹。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有些人带有一些固有的“偏见”:中草药会伤肝。2019年,消化类疾病的专业期刊Gastroenter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及病因学》,文章数据显示,药源性肝损伤的最主要原因为传统中药和草药或膳食补充剂。
在不少人眼里,中药是与“纯天然”、“绿色”、“补品”、“无毒”等定位挂钩的,由此引申出“中药能长期喝”、“久服养生延寿”等认知,有的病人同一个药方,连用好几周或几个月,其中存在风险,需要引起重视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