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左传郑国是春秋时期比较强大的诸侯国,郑庄公时期郑国是周围诸侯国中的老大。等郑庄公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不太争气,打来打去,把郑国的国力折腾得比较脆弱,后来沦为齐国、楚国的小弟。等到《烛之武退秦师》时,郑国已经非常弱了,而且它还得罪了当时的老大——晋文公重耳。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包围,危在旦夕,郑国大夫佚之狐力荐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只身前往说服秦伯。秦伯不仅撤退走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军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郑国如何得罪了晋国?##一起读左传#打郑国、打服郑国、打到郑国给自己当小弟,这是春秋霸主的规定动作。晋国当了一百多年的春秋霸主,那就更要打郑国、打服郑国、打到郑国死心塌地的自己当小弟。所以,郑国无论有没有罪,晋国都要打他。
《烛之武退秦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以:因为 贰:从属二主2.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假如3.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推辞 犹:尚且4.许之(答应了这件事) 许:答应5.郑既知亡矣 既:已经6.越国以鄙远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