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人民银行罕见在发布8月金融统计数据后挂出有关部门负责人的相关解读内容。在这份解读中,人民银行还就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考虑和举措给出答案: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市场数据】至2月13日收盘,上证综指跌0.42%,报3332.48点;科创50指数跌2.31%,报1017.09点;深证成指跌0.77%,报10626.62点;创业板指跌0.71%,报2176.16点。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张益铭2月13日,人民银行披露《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记者注意到,报告多次强调,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3日—4日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出席会议并讲话,朱鹤新、曲吉山、宣昌能、陆磊、陶玲出席会议。
纵观当前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格局,“分化”无疑是一大关键词。过去一段时间,海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密集落地,议息结果各异,宽松与紧缩并行。降息与加息交织之间,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凸显。究其原因,各经济体面临的宏观环境各异,导致政策调整步伐各不相同。
中新经纬9月5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5日表示,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加快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举措,更加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还是要着眼于总量、利率和结构。”5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上证报:央行缩表不代表货币政策收紧 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联社2月14日电,上证报文章指出,近期,央行资产负债表缩减引发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根据央行披露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截至2024年末,我国央行总资产、总负债合计达44.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消息,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部署,研究明确贯彻落实举措。会议强调,做好明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任务:一是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新网4月18日电 18日下午,国新办就2024年一季度金融运行和外汇收支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表示,未来货币政策还有空间,将密切观察政策效果及经济恢复、目标实现情况,择机用好储备工具。
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货币当局总资产为44.1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6431亿元,规模收缩引发市场关注。对此,多位专家认为,央行“缩表”主要由于国债买卖和买断式逆回购等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正在逐步取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紧缩。
每经AI快讯,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强调,2025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平稳增长、均衡投放,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资金空转,推动上海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更好发挥“挑大梁”作用。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12月12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明年的货币政策取向表述,由“稳健”调整为“适度宽松”,明确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凸显政策推动经济恢复的决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这一调整,具有极强的信号意义。
记者 王珍中国人民银行周四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重申货币政策取向“适度宽松”的同时,提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分析师指出,和2024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相比,本次央行在货币政策的表述上更加审慎和灵活。
本报记者 徐佩玉春节期间,中国农业银行山东枣庄山亭支行结合节日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实行员工弹性排班、岗位弹性调整、窗口灵活设置,加大网点智能服务机具配备和业务引导分流力度,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图为该支行工作人员为客户办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