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新推出了比赛的最后一掷,为中国夺得了一枚金牌,为中国实现了历史上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冰壶重约40斤,坐在轮椅上推掷,对上臂和腰部力量要求很高,发力时稍有不慎就会摔倒,普通运动员一个简单的动作,他们却常常需要多次的重复才能掌握。
3月12日下午,冬残奥会轮椅冰壶项目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展开决赛争夺,中国队战胜实力强劲的瑞典队,一举夺冠。34.6万延庆乡亲沸腾了,因为夺金队员之一的陈建新就是他们中的一分子、地地道道的延庆小伙。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为适应广大视力残疾朋友需求,实现无障碍阅读,我们的《人物》专栏从这期开始,上新语音版本啦!陈建新,1992年出生于延庆区旧县镇三里庄村,2010年因车祸导致瘫痪,是北京市第五届残疾人自强模范。
从默默无闻到世界之巅,他迎难而上,斗志昂扬的夺金之路,完美诠释了北京冬奥精神。请听北京体育广播记者王楚嫣的报道:在北京冬残奥会轮椅冰壶中国对瑞典金牌赛中,陈建新细微挪动了几下轮椅,瞄准点位,果断挥臂、出手,冰壶划出了美妙的弧线,滑入大本营,准确旋进红心。
中新社巴黎9月4日电 (记者 王祖敏)巴黎残奥会开赛第七天,中国军团多点开花,在田径、游泳、乒乓球、轮椅击剑、射击、举重和公路自行车赛场获得9枚金牌,并在游泳和举重项目上打破两项世界纪录。截至9月4日,中国以62金46银27铜共135枚奖牌继续保持金牌和奖牌双榜第一。
来源:中国新闻社 当地时间7日,是巴黎残奥会倒数第二个比赛日。中国军团后劲十足,在游泳、田径、轮椅击剑、乒乓球、举重和公路自行车赛场再获10枚金牌。19岁小将蒋裕燕当日摘取第7金,成为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选手。女子游泳运动员蒋裕燕。
中新社巴黎9月7日电 (记者 王祖敏)当地时间7日,是巴黎残奥会倒数第二个比赛日。中国军团后劲十足,在游泳、田径、轮椅击剑、乒乓球、举重和公路自行车赛场再获10枚金牌。19岁小将蒋裕燕当日摘取第7金,成为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选手。
中新社巴黎9月7日电 (记者 王祖敏)当地时间7日,是巴黎残奥会倒数第二个比赛日。中国军团后劲十足,在游泳、田径、轮椅击剑、乒乓球、举重和公路自行车赛场再获10枚金牌。19岁小将蒋裕燕当日摘取第7金,成为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选手。
3月4日,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举行了北京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两周年暨“向榜样学习 做新时代好儿童”残奥教育主题活动。活动中,校少先队员为特邀参加本次活动的北京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冠军陈建新献红领巾,赠送了学校最新出版的图书《冬奥小学 一起向未来》。
北京晚报 | 记者 李瑶 潘之望 洪燕杰冬奥会、世园会,是近年来北京市举办的两件国际盛事,更是承办地延庆区的绿色大事。眼下,在延庆区档案史志馆南馆,“筑梦妫川——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延庆赛区)档案纪实展”正在展出。
中国奥运首金冠军许海峰,平亚丽。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达品,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高云超,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执行会长、《文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娄晓琪,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张锐铧,学校党委副书记于成文、副校长王鲁宁出席活动。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笑笑陈建新(左)在冬奥会比赛中。新华社供图回想一年前的北京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运动员陈建新直呼“美好的回忆太多了”。这位土生土长的延庆小伙儿,在祖国的土地上、在自己的家乡成为残奥会第一棒火炬手,又在开幕式上作为运动员代表宣誓,最终在主场成功卫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