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日子,从神十二返回地球到神十三顺利升空也已经过去了将近一整月的时间了,三位航天英雄返回地面的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虽然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用他们灿烂的笑容与挥舞的双手让全国几亿人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但仍有许多人担心三名宇航员的身体状况,毕竟他们是被工作人员抬出舱内的。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热情持续高涨,而微重力环境作为其中的关键研究领域,吸引着众多科学家的目光。当我们憧憬着太空生活时,常常误以为那是一个完全失重的世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太空实际上处于微重力状态,重力的作用并非彻底消失,只是其影响大幅减弱。
制造“人造重力”,从理论上说并不复杂,就是旋转——让空间站和飞向火星的飞船绕自身轴‘旋转起来。这时宇航员有被向外甩出的趋势,而空间站和宇宙飞船的内壁阻挡着他,宇航员就对内壁有了压力,与在地球上有“重力”的感觉相近,这就是制造“人造重力”的简单原理。
来源:枢密院十号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7日宣布,因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故障而被迫滞留国际空间站的两名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返回地球的时间将再次延迟,至少要等到2025年3月底,才能搭载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回家。
今年是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20年来,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空间站已经建成,一大批航天员接续进入空间站。
20年前的今天,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出征太空。飞行590秒时,杨利伟摆脱了地球引力。浩瀚的太空迎来第一位中国人!这次航天飞行成功的背后有哪些人的努力,又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曾在太空飞行340天后返回地球。他在太空总共生活了522天,成为美国太空中最长的宇航员。另一方面,俄罗斯宇航员瓦莱里·波利(Valeri Polly)在太空连续停留时间最长——438天。那么长期生活在太空中对人体有什么影响?身体长高了以斯科特·凯利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