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你别不信,他比李云龙还早。我们先来看看亮剑里面的历史背景,再来仔细研究这个问题,常乃超率领的是国军的第七师,从级别上来说和我们的楚云飞是一个等级的,但是毕竟他算不上蒋的核心战力,所以在军力和装备方面只能算是国军当中偏中流的一支队伍。
在亮剑电视剧中,有许多血气方刚的军人形象,比如“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的国民党军官楚云飞,比如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的赵刚,又比如宋哲元大刀队出身的张大彪,这些人无不有血有肉让人印象深刻,可要论谁脾气最大,脏话最多,那应该非李云龙莫属。
淮海战役中,李云龙原本打算围歼楚云飞的89师,结果楚云飞察觉到了李云龙的意图,提前溜了。没办法,李云龙只能退而求其次,采取突袭的方式,痛打没来得及逃跑的暂7师,俘虏大批军官士兵,常乃超则隐藏于普通士兵中。
看过《亮剑》的观众都知道,剧中除了守仓库战士王有胜让人记忆尤深外,国军暂七师师长常乃超也不逊色。而常乃超虽然曾去德国留学,受过正规军衔的教育,但此人却是眼高手低,在淮海战役期间不仅暂七师全军覆没,就连他自己也成了俘虏。
昏暗的房间里,只有电视机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将沙发上的身影拉得格外修长,他,正是刚刚重温完《亮剑》的资深军迷老张,剧中,那个在淮海战场上败于李云龙之手的国军将领常乃超,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南京军事学院的教员,给李云龙等人传授军事理论知识,这戏剧性的转变让老张不禁陷入了沉思…
在《亮剑》里面,常乃超的身份可谓是不简单,人家是德国军事学校里面留学回来的,喝过洋墨水的军事人才,这样的优秀人才,放到我军部队都是教员级别的存在,可是,在老蒋那边,这样的身份却完全不一样了,老蒋似乎也没有重用人家,把人家安排到暂七师这样的杂牌部队里面当师长,这件事情就让我们好奇为
在《亮剑》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小配角有哪些?笔者问过不少人,基本上意见都很一致,大致有三个。也就是那位跟着段鹏,占据敌军仓库后,负责看守的那位战士,一脸傲娇之态,看着兄弟部队鱼贯而入,于是被人们冠以“王有胜阅兵”,成了《亮剑》中的名场面之一。
在《亮剑》后期的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李云龙也算是人才了,他的二师原本要对付的是楚云飞的师,结果,楚云飞跑得太快了,让隔壁暂七师当了替死鬼,李云龙的部队不愧是精锐,一口气俘虏了暂七师的很多人,包括了我们熟悉的师长中将常乃超,这位仓库小王子,可谓是在后面,帮了李云龙不少忙。
随着《亮剑》的网红化,该剧中哪怕只有几场戏的小角色也在网络上“名声大噪”,其中就包括“不善奔跑”的国民党暂七师师长常乃超。在一般观众看来,暂七师是一个杂牌部队,常乃超就是一个杂牌军师长,都不够格进战犯管理所那种。
如果说在亮剑电视剧中最能打仗的军官,恐怕谁也不好说,楚云飞超强战略眼光是谁也比不上的,丁伟是战略眼光超前加上作战灵活多变,孔捷可是上过抗美援朝的稳重将军,或许都有资格和李云龙一战,但要是说谁最霸气,恐怕就非李云龙莫属了,天老大,他老二,恐怕除了老领导,他谁的面子也不给。
一、杜聿明为何那么出名?在国军将领中,若论知名度,恐怕没人比得过杜聿明,因为太具话题性了,概括说来有三大热点。其一:三大战役杜聿明指挥了两个。皆知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三大战役”,杜聿明一个人就指挥了其中的两个,分别是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
为啥这么说,从抗战前夕开始,老蒋也是在忙着整编部队,当然仅限于他的中央军,别的部队他也不愿意下血本整编,最初老蒋制定的是,师一级别的是战略单位,军一级别的是战时临时机构,他计划建成60个师,同时师级别的又分甲乙丙三种规格,后来又称为整理师和调整师,而著名的德械师就是调整师,蒋介石计划建20个,下辖2旅4步兵团,另外还有工兵、辎重各1营,特务、卫生、通讯各1连,全师1.3万余人,可这么豪华的阵容只有教导总队做到了,可惜的是教导总队在南京保卫战之后就逐渐消亡了,另外一种整理师比较大众,那就是2旅4团制,算上师直属部队有1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