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为了将美国侵略者扩散朝鲜战火的美梦击碎,数十万志愿军毅然出兵朝鲜,在异国他乡与武器火力远胜于自己的美军展开了殊死血战。在这过程中,志愿军经历了多场可歌可泣的战役,其中铁原阻击战便是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63军,这个部队编号对于很多不熟悉那段历史的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但如果提起他们的前身——华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以及他们的老领导——郑将军巍山,我相信会有很多人突然意识到,这支部队是一支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一路走来的精锐师,参加过无数艰难的战斗,从保卫晋察冀根据地解放战争初期,为后进,征战中原,再到平津战役对傅作义王牌部队的致命打击,第63军留下了自己的宏伟名号。
,一座看似平凡的小城,却成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场之一,铁原,这座连接着志愿军东西两线的重要交通枢纽,承载着太多血与火的记忆,1951年5月,中朝军队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这场战斗,就是后来被世人铭记的铁原阻击战。
63军以2.2万人伤亡的代价毙敌1.5万人,最后就连军长傅崇碧也身负重伤晕倒了过去。而等他醒来后望着彭老总的第一句话便是:我要兵。这一战也让傅崇碧军长愧疚了一辈子,成为了它后半生抹不去的伤痛。从朝鲜回国直到病逝的50年间,他再也没回过四川老家。
1951年5月底,结束第五次战役进攻阶段,转而进入防守阶段的志愿军在立足未稳之际,遭到了美军重兵团的追击。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亲自指挥5万余美军精锐,直扑志愿军后方重镇——铁原。铁原不仅是志愿军最为重要的后勤补给枢纽,亦是志愿军重整防线的核心所在.
在抗美援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1951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爆发的铁原阻击战,无疑是浓墨重彩且扣人心弦的关键篇章,它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志愿军战史的巅峰,承载着无数英烈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荣耀,深刻影响着整个战局走向。
铁原阻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为遏止“联合国军”北进,于1951年5月下旬至6月10日在朝鲜涟川、铁原地区进行的阻击战。在历时十几天的防御作战中,志愿军第63军顽强抗击美军4个师的轮番进攻,共歼敌1.5万余人。
,彭老总此刻非常着急上火,敌人已经距离铁原地区不足二十公里了,而志愿军司令部打遍所有电话,都没有联系到,可以迅速赶到铁原挡住美军进攻的部队,此时的志愿军大部队,还在前线有序执行彭老总的后撤任务,就算昼夜不停奔袭也得七天才能赶到,全都撤回来至少得十五天,要真等到那个时候,撤回来的弹尽粮绝的疲惫之师,只能成为美军案板上可以任意宰割的肉,彭总激动之下竟要直接要带着警卫团上,就在这个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