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泥土精神 谱写大地华章。巍巍天门山下,滔滔澧水河畔,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工作追求,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状态,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务实作风,演绎“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精彩,时刻守护张家界这片红色沃土和绿色家园;
立足汴绣行业70年,继承创新36种刺绣针法;潜心研究贴膏剂制剂效率,实现年产40亿贴生产规模;戒人间百味,成功酿制“中原味道”……近日,由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委网信办联合举办的2022“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落幕。
中国是一个从来不缺能工巧匠与工匠精神的泱泱大国,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并强调,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厚植工匠精神,在学思践悟中践行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提升本领、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扎实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怀匠心,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践行初心。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工匠精神,时代气质,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他们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是国家建设的先行者,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逐梦者!
中华工匠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品格。根于工正,持中守正。史前匠人以虔诚的宗教信仰谱写了一部巫史文明,他们敬畏自然与神灵,用制器尚象的朴素理念为人类早期的器物生产提供造物原则,通过泥土和火焰的碰撞创烧了史前陶器,并创造了史前石器、玉器、漆器等史前巫史文化标识。
穆志庆创作《欢喜自在釉下彩天球瓶》作品展示阳泉市“匠心铸魂”砂陶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平定县第五届紫砂·陶瓷行业技能竞赛现场闭幕式现场一件砂陶器,沉淀千年历史;一场竞赛,凝聚勤劳创新精神。平定砂始于秦、瓷源于晋、紫砂产于宋,有上千年的制陶、制瓷和砂器制作历史。
自贡网记者 王亮 见习记者 周敏近段时间,持续的高温天气让很多市民感到酷热难耐。而在荣县这座中国(西部)陶都的陶瓷生产一线,火热朝天的生产场景依旧。制陶是一门火焰艺术,工人们战高温、保生产,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人感动。
原标题:第三届“科苑名匠”——王如海王如海现任南京土壤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第三届中国科学院科苑名匠获奖者,第三届江苏技能大奖(江苏工匠)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兼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分析技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无机分析化学》和《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的青年编委等职。
【人物名片】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粮油所副所长、玉米研究室主任。25年来,焦宏业和他的团队扎根玉米育种一线,先后育成玉米杂交种10个,累计推广面积5000万亩,创造经济效益20多亿元。2023年,焦宏业获评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
选手们“拧的每颗螺丝都关乎安全”“要做‘国字号’能工巧匠”“感觉自己是在做艺术品”的参赛宣言,寄托着乡村技能人才以精湛技能实现人生梦想的期待,激烈的比拼也让他们在一砖一瓦、一枝一叶的专注中接受工匠精神的浸润和洗礼。
谁搅乱了汽车行业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探路者联盟2020-03-31 19:41:57一个在汽车制造行业干了30多了的老员工,突然接到领导通知,要他离开熟悉的岗位,调派到其它岗位工作,这本来看似在正常不过的工作调动。可是让老员工想不通的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