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刘备的养子刘封因被叛将孟达联合曹魏大将徐晃所击败,丢失了上庸城逃回成都,《三国志》记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在谋士诸葛亮的劝说下,刘备赐死了养子刘封。
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地说了十一个字,刘备立马赐死了义子刘封引言:建安二十四年的成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刘备的案前跪着一个身影,正是他曾经引以为傲的义子刘封。此时的刘封,已不复当年那个在樊城宴席上令刘备赞叹不已的少年。
刘备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恍然大悟,最令人胆寒的威胁,竟然一直潜伏在自己身边。他的义子刘封,是否真的罪该万死?还是被人以谗言陷害,惨遭冤杀?刘备对刘封的处置,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种种疑云,等待揭开。一、刘备收刘封为义子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虽然身为皇叔,却也只是割据一方的诸侯。
此时,刘备的一生之敌曹操已经去世,而且就在一年前,刘备占领汉中,又乘胜拿下了上庸三郡,全据汉水中上游,然后又在群臣的劝谏下进位汉中王,紧接着荆州方向又传来关羽北伐襄樊,全歼灭于禁三万大军的好消息,这一切都让这位颠沛半生的枭雄喜不自胜,似乎13年前,那个躬耕于隆中的少年为自己规划的宏伟蓝图马上就要实现了。
太祖骂曰:“卖履舍儿,长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黄须来,令击之。”一开始,我感觉这是夸曹彰,后来想想感觉是在捧刘封,当时曹彰已经因为“击破匈奴”而闻名天下,刘封却籍籍无名,但是已经把曹操逼到自己搞不定,必须找儿子,而且必须找最勇猛的儿子的程度了。
一个养子,两场背叛,三重权力困局。这是一个关于权力与亲情的终极考验:一位父亲不得不杀死自己的义子,一个儿子在生死抉择中放弃了自己的叔父。关羽在麦城被困,等待援军。刘封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叔父战死。最终,养父刘备下令处死这个"不忠不义"的义子。公元220年,成都城外传来一声哀鸣。
刘封本有5次机会逃过一死,可惜白白错失,马超看破不说破!刘封乃是刘备的养子,武力值不俗,参与入川之战,汉中之战,包括上庸三郡夺取之战,在刘备集团来说刘封可谓是功绩卓著,可惜刘封最终因为没有及时救援关羽,欺凌孟达,在集团内部产生较为恶劣的影响,因此刘备只得让刘封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