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这个官僚体制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由来已久,根据《礼记》记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可见夏朝时就已经出现了“三公九卿”的说法,并一直被各朝代沿用,但这种制度,真正的成熟和完善时期,还是始于秦始皇时期。
三公九卿,这个称呼是古代社会里一些中央顶层官员的职务。《尚书·周官》中说“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韩诗外传》曾经记载:“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也……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
三公九卿乃是秦朝时确立的中央官制,三公是古时辅助国君的3个最高官员,九卿是中央政府的9个高级官员。周代曾经出现过“三公六卿”,分别以辅佐皇帝的太师、太保、太傅为三公,以冢宰、司马、司寇、司空、司徒、宗伯为六卿。
中国历经几千年的文明进程,共产生了24个朝代、83个王朝,帝王更是数不胜数,在这其中每个朝代又有不同的官吏制度和等级体系,今天我们就初步的看一看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体系中官职的变化,这样在读史书传记甚至看电视的时候对他们的官职也能有个基本的概念。
三公九卿制乃是秦朝时确立的中央官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听从李斯建议,以周朝时期的三公六卿为参照,建立了以皇帝为尊,以三公九卿为中央官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据史记记载“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这让李斯倍感屈辱,要知道郎中令属于秦国中央官职中三公九卿中的九卿,相当于秦王的秘书处和警卫处,李斯担任的车骑官,也被称为郎,是郎中令的下属。这个职位一般多达上千人,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官职,在上千人之中想要混出头,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