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境大厅,准备前往澳门上班的何先生快步走到海关卫生检疫岗前,将手机里的“粤康码”对准扫码器,很快通过了海关健康申报验核。“从湾仔口岸坐船去到澳门,再步行7到8分就到我上班的地方,之前从拱北口岸过去,差不多要1个半小时,还是这边方便多了。”
8月5日早上7时20分,随着汽笛声的鸣起,第一班出境的“珠澳8号”轮渡由湾仔口岸出发,顺利驶向澳门内港码头,标志着受疫情影响于6月19日停航至今一个半月的湾仔轮渡客运口岸正式恢复通航,旅客可乘坐轮渡往来珠澳两地。
6月19日,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黄茅海大桥实现合龙。 6月19日中午12时许,随着最后一榀钢箱梁焊接完成,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黄茅海大桥实现合龙。 6月19日,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黄茅海大桥实现合龙。 6月19日,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黄茅海大桥实现合龙。
来源:新华网 钢铁巨龙腾湾区,长虹卧波架通途。俯瞰粤港澳大湾区,一座座跨海超级工程正成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重要纽带,加速推动区域一体化。近日,连通珠海和江门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实现全线贯通,今年底将建成通车。连接深圳和中山的深中通道也通过了交工验收,即将正式通车。
6月19日,连接广东江门和珠海两市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全线贯通,为2024年底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黄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项目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广东省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江门站已于去年开通运营,江门由此迈入了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时代。近年来,江门紧抓省委赋予的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江海门户的目标定位,加快开展交通大会战,“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完成交通投资908.5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近3倍,区位条件明显改善。
南方+记者从湾仔边检站、珠澳轮渡公司获悉,鉴于澳门新冠肺炎疫情有所缓解,8月5日7时起,珠海湾仔口岸往返澳门内港码头水上客运航线恢复运营,具体航班以“湾仔客运口岸”微信公众号购票链接显示的实际航班为准。
连接港珠澳大桥与江门台山的国家级重点跨海通道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上岗”,这代表着江门即将进入“双通道”时代。从高速公路到轨道交通,从跨江到跨海,江门“张开双臂”拥抱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核心城市。条条大道通“侨都”,江门“侨都赋能”“港澳融合”工程驶上“快车道”。
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5座“小蛮腰”主塔正在进行塔身涂装。黄茅海上,黄茅海跨海通道5座“小蛮腰”主塔正在进行塔身涂装,机电、路面等工程同步紧锣密鼓施工。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已全线贯通,路基工程全部完成,钢桥面铺装已完成总量的近30%。
有人说:“它会是湾区的最大黑马。”但令人想不通的是,它明明有着最鲜明浓郁的五邑文化、华侨文化,却活成了珠三角城市里的小透明,鲜少有人提及。不过本地人对此好像并不在意,昨日的辉煌如过眼云烟,他们已经拥有了最舒服的生活。
本报记者 韩鑫通过!前不久,“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成功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河上架桥、桥上建廊、桥廊一体”的独特构造,让世界惊叹中国造桥的古老智慧。通车!12月11日,历经4年多建设,黄茅海跨海通道将正式通车。
南都讯 12月11日上午,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活动在黄茅海跨海通道上举行,省交通运输厅、省国资委、珠海市、江门市以及省交通集团主要负责人出席并推杆,共同见证这一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通车。15时,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试运营。
南都讯 12月16日,“大江大海大时代——江门市江海区建区30周年档案展”在龙溪湖阅读中心正式开展,此次展览内容详实丰富,展区布局匠心独运,精选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报刊、票证和实物等展品,生动展示了江海区从一片农田郊区蝶变为现代化城区的壮丽历程。
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黄茅海大桥今天(19日)上午正式合龙,项目计划2024年年底建成通车。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沿线和珠三角连接广东西部片区的交通大动脉,珠海、江门等地正加快产业布局,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