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经给大家评测过NZXT Kraken 海妖 Z73 这款360mm的旗舰水冷,而这次NZXT也是推出了它的白色RGB版本,为追求高性能组件的玩家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刚刚到手的NZXT Kraken 海妖 Z73 RGB 白色版360mm水冷有哪些小惊喜。
如果是搭建工作站的话,那肯定得选扩展性能最好的平台,锐龙9 5950X搭配的自然是X570,而酷睿i9-12900K则是搭Z690,不可否认的是Intel的12代酷睿在扩展能力上确实更有优势,而且还可使用带宽跟高的DDR5内存,当然了现在买DDR5内存并不是一个好选择,而且PCI-E 5.0页没有对应的设备可用,锐龙9 5950X搭配X570的组合还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平台。
如果是几年前的话,核心数量极多的HEDT平台会是不少高端工作站的首选,但自从AMD把16核处理器推向主流平台后,这情况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因为16核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已经可以满足不少工作站的需求了,现在如果需求高性能而且有充足预算的话可以直接上AMD的锐龙Threadripper,24到64的核心数可提供澎湃的运算能力,而且HEDT平台也可提供足够多的PCI-E通道可供扩展。
随着Intel第12代酷睿处理器的上市,原本在消费级旗舰处理器市场一枝独秀的AMD锐龙9 5950X也终于迎来了新的对手——酷睿i9 12900K,那么在打造3D创意设计生产力旗舰主机时,到底谁更强呢?
从表中可以看到,在同样2万元左右预算情况下,锐龙9 5950X主机可以选择搭配RX 6900 XT旗舰显卡和750W电源,而12900K主机就只能搭配低三个档次的RX 6700 XT显卡和650W电源,要知道显卡性能和显存大小对于专业设计性能影响还是很大的,锐龙9 5950X + RX 6700 XT的专业性能明显远远超越12900K + RX 6700 XT。
所以最后我们也为读者推荐一套高性能设计工作站配置,这款配置不仅采用了AMD锐龙9 5950X处理器,还搭配了拥有32GB显存的RADEON PRO W6800专业显卡,以及64GB DDR4 3600内存、1TB容量产品耐久度就高达1PB的Kingston FURY叛逆者PCIe 4.0 NVMe SSD,至于专业显示器、机械硬盘各位读者则可按需自配,希望这套配置能有效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
酷睿i9 12900K作为第12代酷睿的顶级旗舰,拥有8个P核和8个E核的顶级配置,虽说看上去核心数量与锐龙9 5950X一致了,但E核无论是架构还是频率都无法与ZEN3的核心相比,且E核也不支持超线程,因此即便P核效率有所提升,但酷睿i9 12900K在多线程性能方面也肯定比不上16个核心全都是大核的锐龙9 5950X,这样的差距在吃多线程性能的专业设计类应用中会非常明显。
AMD锐龙5000系列桌面端处理器在今天正式解禁,首发的型号共有4款:AMD 锐龙 9 5950X、AMD 锐龙 9 5900X,AMD 锐龙 7 5800X以及AMD 锐龙 5 5600X,全部面向中高端市场。
近年来,CPU的发展大大超乎了我们的预料,原因是过去大家都习惯了CPU挤牙膏,而现在两家CPU巨头又不挤牙膏了,让大家一下子无法适应,特别是前几年两家CPU厂商大打核战,更是让CPU的规格得到了巨大的飞跃。
主要配置如下:Core i9-14900K搭配的主板为微星MAG Z790,内存为32GB DDR5 6200MHz,Ryzen 9 5950X搭配的主板为微星MAG B550,内存为32GB DDR4 3600MHz。
浩南作为资深的DIY电脑玩家,经常给同学们推荐电脑配置,总是有同学询问,我玩某个游戏这个CPU够用吗?如果多开程序又够用吗?在这个性能过剩的年代,到底我们需要CPU多少核心才够用?面对种种问题,浩南这次就和你们深度探讨一下,分享一些心得。
最近3A大作层出不穷,例如最近好评如潮的《生化危机8》,全程光线追踪的《地铁:离去》增强版,以及《往日不在》的登入PC,让一小部分玩家充分了解到主机厂商所说的ONLY ON PLAYSTATION,事到如今,已经往日不再。
上期已经提到了一些售价在5000元上下的CPU产品,包括Intel全新的i9-12900K,AMD的锐龙9 5950X,这俩选项都非常不错,同价位其他的CPU竞争力都不是很大,主要是5950X的规格已经来到了16核32线程,3.4-4.9GHz的主频,并且还有7nm的加持,说实话没什么竞争对手,大家在5000-8000价位段基本上不用太多做考虑了,虽然,它似乎比前几天涨了点价。
鉴于最近的新鲜事太多,可能有些小伙伴已经忘了之前发生了什么,托尼在这里先带小伙伴们回顾一下:上个月初, AMD 发布了全新一代、基于 “ ZEN 3 ” 微架构的 “ 锐龙 5000 ” 系列台式电脑处理器。那只多掏了一两百块钱,好像还赚了?
装机在前几年一般只分为日常办公以及游戏娱乐使用,而近几年随着硬件性能不断上涨,装机的用途也越来越多,现在很多用户选择购买顶级的电脑凭条已经不再为了追去极限的游戏帧数表现,而是把电脑当做个人工作站使用,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锐龙5000系列在工艺不变的前提下,仅凭全新的Zen3架构,就实现了性能的巨大飞跃,就连单核性能、游戏性能也最终超越了Intel,后者几乎不再有任何优势。那么,7nm工艺不变,锐龙5000系列的功耗表现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