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之战的第一阶段的双方是意大利与英国,这一阶段英国陆军像当年德军在波兰战役一样,痛歼意军。虽然意大利人兵力上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士气的低下,战斗意志的薄弱,机械化水平不高,装甲力量不强,使其面对数万英军的打击下土崩瓦解。
二战期间,除了人们熟知的东线和西线战役外,位于北非沙漠地带的一系列战斗也是让人津津乐道。在艰苦激烈的战斗背后,参战国的士兵也要忍受战场上残酷不堪的环境,以及大自然的恶劣天气。这当中,以纳粹德国士兵最有发言权。
当时,意大利在非洲拥有利比亚、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四块殖民地,正好对英国控制的埃及和苏丹形成夹击之势,其中驻扎在利比亚的意大利第5和第10集团军有23.6万人,由鲁道夫·格拉齐亚尼元帅指挥,驻扎在埃塞俄比亚及意属索马里的意大利军队有30万人,由奥斯塔公爵指挥,总兵力合计超过了50万。
1941年初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战场上一溃千里,英军在两个月内推进了800多公里,占领了利比亚东部的昔兰尼加半岛,墨索里尼不得已向德国求援,希特勒随即决定以第5轻装甲师和第15装甲师组建成“德意志非洲军团”,任命隆美尔中将为指挥官,不过由于德军最快也要到五月底才能全部抵达非洲,因此,最高统帅部只是要求隆美尔全力阻拦英军继续推进,激励和支持意大利军队,在北非战场上的德军没有达到一定实力前,不应谋求对英军发动决定性的进攻。
埃及全称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作为非洲第五大国家,疆域像个正方形,面积100多万平方公里,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差不多大。埃及横跨亚洲和非洲,主要国土在非洲东北角,埃及东部的西奈半岛是亚洲一部分。苏伊士运河把两大洲分开,两大洲的界碑设在赛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