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两位台胞青年摆出甲骨文“斗”字的造型。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图为台胞青年参观甲骨窖穴。 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图为台胞青年们在殷墟遗址了解甲骨文。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1月17日,2024年全国台联第三十届台胞青年千人冬令营河南分营走进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感受殷商文化。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宋迎迎相隔千里,割不断河南对台湾的思念。在上一期的河南省党史暨涉台知识网络大赛科普动画中,我们讲了“九二共识”的出台过程。那么,在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台湾同胞来大陆、来河南生活,都能享受到哪些福利待遇呢?这一期的党史暨涉台知识小科普,我们来讲一讲。
中新社郑州8月31日电 题:台胞河南行:从“完全不了解”到“想带家人来”作者 黄欣欣8月31日,台胞李年裕刚结束在郑州的参访,便和妻子踏上前往洛阳的高铁,“好不容易来,当然要多看看。”三天前,由两岸台胞民间交流促进会主办的“溯源·河南成功行”活动在河南开启。
大河网讯 “终于拿到属于自己的医保卡了,我太高兴了!”3月24日,在省台办、省医疗保障局、省台联共同举办的在豫台胞医保政策答疑见面会上,在豫台胞刘乐妍一边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医保卡一边说,“发卡日期3月23日正好是我的生日,我太激动了!
在梦里,我又回到难忘的故乡那弯弯的小河,阵阵的花香使我向往,使我难忘——邓丽君《小村之恋》芋仔番薯64岁的张力维生在台湾、长在台湾,却十分喜爱吃面食:面条、包子、馒头……用女儿形容他的一句话说“他天天吃面不吃米饭都可以。”张力维的饮食习惯是受河南父亲的影响。
近日,台湾桃园市杨梅乡亲河南文化参访团一行25人到我省焦作、安阳等地参访交流。在焦作,参访团一行先后到嘉应观、曹谨纪念馆、陈家沟、月山寺和国家南水北调方志馆参观,深入焦作金土地农贸市场、餐饮夜市、怀药企业和基层社区开展体验交流活动。
4月16日,全国台联美国东部地区台湾乡亲参访团来到河南,先后走进登封嵩山少林寺和洛阳客家之源纪念馆等地参访。据介绍,此次参访的台湾同胞共27人,将在北京、河南、陕西、山西等地进行为期18天的参观与访问。部分台胞对大陆的变化和发展有了新认知,感慨变化翻天覆地。
中新社郑州10月1日电 题:八位台胞河南寻根:抒怀“念豫情”,共续“两岸缘”作者 王宇“我名字里有一个‘豫’字,我哥哥名字里有一个‘陆’字,这是父亲想让我们记住‘根’在大陆,‘根’在河南。”台湾鄢陵同乡会会长、68岁的黄念豫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合影(安阳市台办供图)中国台湾网10月14日讯 近日,由台湾中华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权益保障协会理事长、新党发言人陈丽玲带队的台湾中华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权益保障协会参访团一行22人到安阳进行参访交流,围绕文化起源、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两岸共同关注焦点,切实感受安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
7月14日以来,河南周口出现多轮强降雨,这是周口近十年来连续降雨时间最长、雨量最大、覆盖最广的降雨过程,引发社会各界忧心与关注。7月27日上午,一辆装满预制面点的货车从位于广东东莞的众口味食品产业园出发,开启一路向北驰援河南的征程,预计24小时内到达河南周口。
台湾周易专家学者团在安阳参访(安阳市台办供图)中国台湾网9月26日讯 近日,由台湾河南同乡总会副理事长刘栋义率领的台湾周易专家学者团一行23人到安阳参访交流,探寻汉字起源,探知商朝历史,交流周易文化,感悟民族精神。
由于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加之各地的气候、物产和民俗习惯都各不相同的原因,从而导致了在不同的地区均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饮食习惯。这样差异化的饮食习惯,往小了说就好比湖南、四川的朋友爱好吃辣,江苏、浙江的朋友喜欢吃甜,往大了说则就是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