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义乌4月10日电 (钱晨菲 董易鑫)4月10日,有着“联合国社区”之称的浙江义乌鸡鸣山社区举办了中外居民太极健身日活动,除中国居民外,还吸引来自阿根廷、芬兰等国家的外籍人士参加。操场上,老师手把手指导,学生们一招一式地认真操练。外籍居民学习“中国功夫”。
邵建伟、金晓英7月10日,因咳嗽多日,来自也门的MAKAL前往浙江义乌东方医院就医。东方医院设有国际门诊,坐诊的医生是也门籍的浙大临床医学博士,双方交流起来十分方便。MAKAL在义乌开外贸公司近20年,2016年他参加义乌市外籍人员医疗保险,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医保待遇。
发布会现场。 张斌 摄中新网义乌12月30日电(张斌 董易鑫)“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调整,义乌常住外国人已重回1万名的高位,数量还在不断攀升。”12月30日,在浙江义乌举行的《义乌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涉外服务十项举措》发布会现场,义乌市委常委、义乌市副市长王炜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了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要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立足于预防、调解、法治、基层,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当前,义乌正积极实施国家“一路一带”战略,努力建设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创新活力之都和宜商宜业宜居的幸福义乌。随着我市城市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许多外国人士在此定居、创业,深度融入义乌经济社会,非常渴望子女能享受更适合的教育。
走进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治理合伙人”哈米正在调解一起涉外房屋租赁纠纷。伊朗籍租客是一家公司的驻义乌员工,帮老板租下一间仓库,房租由老板找第三人支付给义乌本地房东,但房东却因钱款来历不明被冻结账号,无奈只能去找签合同的租客本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薛昊悦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陈洋波夜幕降临,义乌稠州路上的贝迪餐厅,不同肤色的顾客品尝着美食,热闹的餐厅内汉语、英语、阿拉伯语此起彼伏,却又各得其乐。46岁的老板穆罕奈德来到店里,不时与一些熟客打招呼。
中新社义乌10月17日电 题:万商云集 浙江义乌购销“东西”作者 张斌 董易鑫如果你想做生意,应该很难绕开中国南方这座小城——浙江义乌。它被称为“建在市场上的城市”,超210万种商品销往230多个国家(地区)。
8月17日,王娇燕(右)在义乌社区走访外商,了解他们的需求。记者 钱关键 杜羽丰 共享联盟·义乌 陈洋波 摄约旦外商安然至今仍有些难以置信,原本他认为手续繁琐、要跑好多趟才能办好的申请工作居留延期,点点手机提交资料,9月14日去线下窗口“跑了一次”面询,居然就办成了。